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丙烯腈简介 | 第15-18页 |
·丙烯腈的用途及产量 | 第15页 |
·丙烯腈的接触机会及接触途径 | 第15页 |
·丙烯腈的代谢途径及转归 | 第15-16页 |
·丙烯腈的毒性 | 第16-18页 |
·丙烯腈的氧化应激作用 | 第18页 |
·细胞色素P450 2E1 | 第18-22页 |
·发现历史 | 第19页 |
·CYP 2E1功能 | 第19页 |
·CYP 2E1分布及结构 | 第19-20页 |
·CYP 2E1基因多态性与种属差异 | 第20页 |
·CYP 2E1的诱导剂及抑制剂 | 第20-21页 |
·CYP 2E1基因型、酶活性及酶水平检测 | 第21-22页 |
·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第22-23页 |
·氧化应激 | 第23-27页 |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 第24-25页 |
·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tathione,GSH) | 第2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 第25-26页 |
·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案 | 第27-3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肝脏CYP 2E1的影响 | 第31-37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肝微粒体的制备 | 第32-33页 |
·BCA蛋白定量方法 | 第33页 |
·肝组织CYP 2E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 | 第33页 |
·肝组织CYP 2E1活性的测定 | 第33-3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4页 |
·结果 | 第34-37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大鼠肝脏CYP 2E1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大鼠肝脏CYP 2E1活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行为、组织中CN~-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影响 | 第37-43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组织匀浆制备 | 第37页 |
·动物行为变化情况的观察与记录 | 第37-38页 |
·脑组织和肝组织代谢产物CN~-含量的检测 | 第38页 |
·脑组织和肝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3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行为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组织中CN~-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五章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AN染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第43-49页 |
·实验试及仪器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组织匀浆制备 | 第43页 |
·脑组织MDA含量 | 第43-44页 |
·脑组织GSH含量 | 第44页 |
·脑组织SOD活性 | 第44页 |
·脑组织CAT活性 | 第44页 |
·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9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脑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脑组织GSH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脑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丙酮和二氯乙烯预处理对脑组织CAT活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