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对象及目的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对象及目的 | 第9页 |
·相关概念的解析 | 第9-11页 |
·移民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乡村治理 | 第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移民研究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移民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田野深描法 | 第18-19页 |
·文献分析方法 | 第19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典型分析法 | 第19-20页 |
2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概况 | 第20-25页 |
·三峡库区移民相关情况概述 | 第20页 |
·三峡库区移民概况 | 第20页 |
·大昌镇及移民概况 | 第20页 |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类型分析 | 第20-22页 |
·A 类:经济与社会均适应型 | 第21页 |
·B 类:经济适应但社会不适应型 | 第21页 |
·C 类:经济不适应但社会适应型 | 第21-22页 |
·D 类:经济与社会均不适应型 | 第22页 |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特点 | 第22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高 | 第22页 |
·库区农村移民重要性低于城镇移民 | 第22页 |
·库区农村移民“原子化”程度严重 | 第22页 |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产生的社会问题 | 第22-25页 |
·社会排斥问题 | 第23页 |
·资源问题 | 第23-25页 |
3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乡村治理资源的影响 | 第25-33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土地资源的影响 | 第25-28页 |
·库区农村移民带来的安置区农村土地的变化 | 第25-26页 |
·库区农村移民土地变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 | 第26-28页 |
·库区农村移民带来的安置区农村治理资本的变化 | 第28-31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治理资本的来源 | 第28-29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资本的变化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第29-31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乡村治理的人力资源影响 | 第31-33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农村精英与人口总量之间的比例减小 | 第31页 |
·库区农村移民给农村新精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 第31-32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一部分农村移民更加的边缘化和贫穷 | 第32-33页 |
4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乡村秩序的影响 | 第33-40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乡村习惯法构建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3-35页 |
·库区农村移民进一步切割了习惯法构建乡村秩序的社区基础 | 第34页 |
·库区农村移民进一步打破了习惯法构建乡村秩序的心理基础 | 第34-35页 |
·库区农村移民进一步瓦解了习惯法构建乡村秩序的方式和效能 | 第35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现代司法体系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库区农村移民非自愿性决定了司法体系对构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 | 第35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社会结构重建需要司法体系从外部维持秩序 | 第35-36页 |
·司法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在乡村秩序构建中的作用有限 | 第36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国家政权构建安置区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6-38页 |
·库区农村移民增强了国家政权力量对乡村秩序构建的渗透 | 第37页 |
·不同类型的库区农村移民对国家政权构建乡村秩序的偏好不同 | 第37-38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精英控制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合法权威的精英被村庄边缘化 | 第38页 |
·村庄范围内缺乏因个人魅力而具有影响力的精英 | 第38-39页 |
·传统权威退出乡村秩序构建舞台 | 第39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民主自治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民主自治不能有效促进三峡工程任务完成 | 第39页 |
·三峡移民造成国家挤压民主自治空间 | 第39-40页 |
5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对安置区乡村治理权力的影响 | 第40-44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乡村治理权力合法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库区农村移民搬迁中的社会问题削弱了乡村治理权力合法性认同 | 第40-41页 |
·库区农村移民中腐败导致了移民对官员合法性的认同削弱 | 第41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影响 | 第41-43页 |
·村庄治理权力主体结构的变化 | 第42页 |
·村庄权力类型结构的变化 | 第42页 |
·对权力功能结构和比例的影响 | 第42-43页 |
·库区农村移民对乡村治理权力监督的影响 | 第43-44页 |
·A 类库区农村移民构成了权力监督的道德环境 | 第43页 |
·B 类、C 类库区农村移民偏重对权力公平性的监督 | 第43页 |
·D 类库区农村移民偏重对权力建设性的监督 | 第43-44页 |
6 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治理资源利用建议 | 第44-45页 |
·开发土地资源,解决人地矛盾 | 第44页 |
·合理利用治理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 第44-45页 |
·创造外部条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45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治理秩序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建立新型农村移民安置区社区文化,重建新的习惯法 | 第45-46页 |
·改善司法工作方法和环境,方便库区农村移民寻求司法救济 | 第46页 |
·将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秩序构建的主要方式 | 第46-47页 |
·采用“协商——吸纳”的方式形成农村新政治精英 | 第47页 |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权力运行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发挥公共权力强制性功能,建立良好社会秩序 | 第47-48页 |
·发挥公共权力基础性功能,建立社会基础设施 | 第48-49页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