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理论依据 | 第17-24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 第17-18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对高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作用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 第19-2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 | 第19-2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高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作用 | 第20页 |
·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20-21页 |
·科学发展观涵义 | 第20-21页 |
·科学发展观教育对高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指导作用 | 第21页 |
·心理学动机理论 | 第21-24页 |
·动机的含义与产生因素 | 第21-22页 |
·动机与知、情、意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43页 |
·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基本情况调查——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 第24-33页 |
·设计问卷 | 第24-25页 |
·调查对象 | 第25-26页 |
·调研方法 | 第26页 |
·样本情况 | 第26页 |
·调查结果 | 第26-33页 |
·自我实现层次分析——入党动机需要心理调查 | 第33-35页 |
·个人需要 | 第34-35页 |
·入党动机心理需要现状 | 第35页 |
·认知层次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认知调查 | 第35-38页 |
·认知含义 | 第35页 |
·地方高校学生特点 | 第35-37页 |
·地方高校学生自我认知现状 | 第37页 |
·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认知现状 | 第37页 |
·地方高校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现状 | 第37-38页 |
·情感层次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情绪情感调查 | 第38-40页 |
·情绪情感定义 | 第38页 |
·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 | 第38-39页 |
·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情绪情感现状 | 第39-40页 |
·认知层次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现象 | 第40-41页 |
·满足亲人要求 | 第40页 |
·寻求心灵满足 | 第40页 |
·获取就业资本 | 第40-41页 |
·盲目攀比从众心理 | 第41页 |
·地方高校与部委高校学生入党动机比较及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现象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社会因素 | 第43-44页 |
·经济全球化影响 | 第43页 |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侵蚀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互联网负面影响 | 第44页 |
·学校因素 | 第44-46页 |
·地方高校本身局限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强 | 第44页 |
·地方所处城市的特殊性——政治使命感不强 | 第44-45页 |
·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 | 第45-46页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 | 第46页 |
·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不足 | 第46页 |
·家庭因素 | 第46-47页 |
·父母期望值过高 | 第46-47页 |
·家庭教育存在误差 | 第47页 |
·自身因素 | 第47-49页 |
·政治素质低、对入党认识存在偏差 | 第47页 |
·思想素质低、自我价值观不坚定 | 第47-48页 |
·政治使命感不强、党性觉悟不高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引导教育对策 | 第49-59页 |
·加强入党之前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 第49-54页 |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需求理论 | 第49-51页 |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入党动机 | 第51-52页 |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情绪情感 | 第52-54页 |
·强化入党时教育工作、严把批准时培养考察关 | 第54-57页 |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引导教育 | 第54-55页 |
·严格把握党员发展关 | 第55-56页 |
·严格审核党员发展对象入党材料 | 第56-57页 |
·指导党员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 第57页 |
·召开党支部大会 | 第57页 |
·委派党员同志与党员发展对象谈话 | 第57页 |
·深化入党后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教育锻炼平台 | 第57-59页 |
·继续加强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 第58页 |
·强化实践教育机制,为学生党员提供锻炼平台 | 第58页 |
·注重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教育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大学生党员问卷调查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