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页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范畴 | 第12-22页 |
·政党界定 | 第12-15页 |
·政党一般概念 | 第12页 |
·西方政党概说 | 第12-14页 |
·马克思主义政党内涵 | 第14页 |
·中国共产党概述 | 第14-15页 |
·权利界定 | 第15-22页 |
·权利的一般概念 | 第15-16页 |
·西方对权利概念的理解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权利论证 | 第17-20页 |
·中国共产党对权利概念的相关表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党员权利保障的现状 | 第22-26页 |
·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成效 | 第22-24页 |
·党员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党员权利保障存在弊端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国情党情的现实影响 | 第27页 |
·传统体制的历史惯性 | 第27-28页 |
·权利保障的制度缺失 | 第28页 |
·保障党员权利的价值意义 | 第28-31页 |
·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 第29页 |
·实现党的科学与民主决策的基本要求 | 第29-30页 |
·确保党员主体和党内活力的根本途径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党员权利保障问题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第31-36页 |
·苏东党员权利保障状况分析 | 第31-32页 |
·前苏联 | 第31-32页 |
·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 | 第32页 |
·古巴、越南、朝鲜党员权利保障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古巴 | 第32-33页 |
·越南 | 第33-34页 |
·朝鲜 | 第34页 |
·国外政党党员权利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的保障范畴、原则及路径 | 第36-47页 |
·党员权利的保障范筹 | 第36-39页 |
·知情权、参与权的保障 | 第36页 |
·选举权、被选举权的保障 | 第36-37页 |
·讨论权、表决权的保障 | 第37页 |
·建议权、倡议权、批评权的保障 | 第37-38页 |
·监督权、罢免权的保障 | 第38页 |
·申诉权、辩护权、控告权的保障 | 第38-39页 |
·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党员主体原则 | 第39页 |
·程序制度原则 | 第39-40页 |
·务实渐进原则 | 第40页 |
·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 第40-47页 |
·培育提升党员民主素质 | 第40-42页 |
·规范党员权利保障程序 | 第42-44页 |
·完善党员权利救济制度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