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课题目标及任务 | 第8页 |
·论文的组织框架 | 第8-10页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研究 | 第10-30页 |
·感应加热概述 | 第10-17页 |
·感应加热技术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感应加热的电磁效应 | 第12-14页 |
·国内外感应加热的发展进程 | 第14-17页 |
·感应加热电源技术分析与比较 | 第17-21页 |
·电压型逆变器与电流型逆变器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串联谐振逆变器逆变调功 | 第19-20页 |
·串联谐振逆变器直流调功 | 第20-21页 |
·感应加热电源负载匹配 | 第21-26页 |
·感应加热电源负载匹配方法 | 第21-22页 |
·静电耦合匹配法 | 第22-25页 |
·电磁耦合匹配法 | 第25-26页 |
·脉冲屏蔽法负载匹配 | 第26页 |
·新型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及未来感应加热电源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新型智能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 第26-27页 |
·未来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功率因数补偿的发展研究 | 第30-43页 |
·功率因数概述 | 第30-32页 |
·功率因数的概念 | 第30页 |
·功率因数补偿 | 第30-31页 |
·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 | 第31-32页 |
·PFC技术 | 第32-40页 |
·PF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第32页 |
·常用PFC技术 | 第32-34页 |
·APFC的控制策略 | 第34-37页 |
·APFC技术的分类 | 第37-38页 |
·APFC两种电路结构 | 第38-40页 |
·PFC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40页 |
·无功补偿 | 第40-43页 |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第40-42页 |
·无功功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谐波治理技术的发展研究 | 第43-59页 |
·谐波的研究现状 | 第43-44页 |
·国外状况 | 第43-44页 |
·国内状况 | 第44页 |
·谐波概述 | 第44-48页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44-45页 |
·谐波的危害 | 第45-46页 |
·谐波的产生 | 第46-47页 |
·谐波抑制措施 | 第47-48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分类 | 第48-5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 | 第49-50页 |
·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容量的方法 | 第5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技术综述 | 第50-51页 |
·谐波的检测 | 第51-58页 |
·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测量方法 | 第52-53页 |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53-54页 |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谐波检测 | 第54-55页 |
·模拟滤波器谐波检测方法 | 第55页 |
·小波变换理论谐波检测方法 | 第55页 |
·基于神经网络谐波检测法 | 第55-56页 |
·基于补偿电流最小原理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56-57页 |
·单相电路谐波及无功电流的检测方法 | 第57页 |
·基于加窗插值FFT谐波的检测方法 | 第57-58页 |
·滤波器未来发展趋势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著作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