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毒品/爆炸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毒品/爆炸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X射线相干散射技术进展 | 第17-19页 |
| ·能量色散X射线技术原理 | 第19-20页 |
| ·能量色散衍射原理 | 第19页 |
| ·能量色散衍射的优点 | 第19-20页 |
| ·光波导传感技术原理 | 第20-23页 |
| ·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其在X射线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30页 |
| ·主成分分析及鲁棒主成分分析 | 第23-26页 |
| ·偏最小二乘法 | 第26页 |
| ·非负矩阵因式分解 | 第26-27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7-28页 |
| ·支持向量机 | 第28页 |
|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X射线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第2章 化学计量学应用于EDXRD检测模拟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中的研究 | 第38-70页 |
| ·动物模型下的信号特征抽取和模拟人体组织对识别的影响研究 | 第39-51页 |
| ·基于鲁棒PCA的特征抽取研究 | 第39-45页 |
| ·基于PCA和PLS的肌肉和脂肪对识别的影响的研究 | 第45-51页 |
| ·模拟人体模型下的特征抽取研究 | 第51-61页 |
| ·基于PCA的特征抽取研究 | 第51-56页 |
| ·基于NMF的特征抽取研究 | 第56-61页 |
| ·软件识别支持系统 | 第61-67页 |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61-62页 |
| ·特征选择研究 | 第62-65页 |
| ·软件算法流程及识别结果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第3章 化学计量学在EDXRS探测液体危险品中的定量方法研究 | 第70-82页 |
| ·实验测试与数据获取 | 第70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70-72页 |
| ·基于多变量统计算法的液体危险品识别研究 | 第72-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4章 化学计量学在光波导传感技术检测爆炸物中的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第82-102页 |
| ·实验测试与数据获取 | 第83-85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83页 |
| ·光波导分光光谱装置 | 第83-84页 |
| ·实验方法 | 第84-85页 |
| ·以R6G为例的光谱特征抽取方法研究 | 第85-95页 |
| ·基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分析 | 第85-89页 |
| ·测试结果的可视化 | 第89页 |
| ·基于PCA的光谱特征抽取的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 ·基于NMF的光谱特征抽取的结果分析 | 第92-95页 |
| ·对TNT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第95-100页 |
| ·基于传统信号分析方法的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 ·基于PCA的光谱特征抽取的结果分析 | 第96-98页 |
| ·基于NMF的光谱特征抽取的结果分析 | 第98-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2页 |
|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 ·后续研究计划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