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植物中导入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植物中导入系的构建方法 | 第10-11页 |
·导入系的应用 | 第11-12页 |
·植物开花性状的研究 | 第12-18页 |
·拟南芥开花调控途径 | 第12-16页 |
·导入系在植物开花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芸薹属(Brassica)作物开花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进展 | 第17-18页 |
·芸薹属植物间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拟南芥与芸薹属植物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18页 |
·芸薹属A、C基因组的同源性研究(A、C和AC)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材料 | 第21页 |
·田间试验 | 第21-22页 |
·SSR引物来源 | 第22页 |
·表型数据调查 | 第22页 |
·DNA提取及DNA池的构建 | 第22-23页 |
·DNA提取 | 第22-23页 |
·DNA混合池的构建 | 第23页 |
·SSR标记PCR扩增 | 第23-24页 |
·电泳检测 | 第24-25页 |
·凝胶制备 | 第24页 |
·电泳 | 第24-25页 |
·银染和显影 | 第25页 |
·开花期初步定位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导入系的构建和评价 | 第26-29页 |
·导入系群体构建 | 第26-27页 |
·导入系群体评价 | 第27-29页 |
·BC_3F_2群体开花时期田间调查 | 第29-30页 |
·开花期性状的初步定位 | 第30-35页 |
·BC_3F_2群体SSR标记筛选 | 第30-31页 |
·BC_3F_2群体SSR标记定位 | 第31-33页 |
·对BC_3F_2群体控制开花位点的基因预测 | 第33-34页 |
·对BC_4F_3群体开花期的初步定位 | 第34-35页 |
·连锁标记的同源性比较 | 第35-38页 |
4 讨论 | 第38-43页 |
·基于NZDH群体的开花QTL分析 | 第38-39页 |
·基因位点精细定位方法的分析 | 第39-41页 |
·采用BSA法进行SSR标记的分析 | 第39-40页 |
·采用同源序列法开发新标记的分析 | 第40-41页 |
·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开发新标记的分析 | 第41页 |
·开花期QTL的研究分析 | 第41-43页 |
·C2染色体定位结果的分析 | 第41-42页 |
·A2染色体定位结果的分析 | 第42页 |
·多位点控制的分析 | 第42页 |
·基因预测 | 第42-43页 |
5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