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软实力建设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 | 第12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3 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 第13-21页 |
·国内外关于软实力理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关于大学软实力的研究 | 第15-18页 |
·国内外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 | 第18-21页 |
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研究思路的技术线路图 | 第21-22页 |
5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软实力 | 第23页 |
·大学软实力 | 第23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第23-24页 |
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大学软实力建设概述 | 第25-31页 |
1 大学软实力的内涵 | 第25-29页 |
·大学文化力 | 第25-26页 |
·大学政治力 | 第26页 |
·大学精神力 | 第26-27页 |
·大学制度力 | 第27页 |
·大学组织力 | 第27-28页 |
·大学公关力 | 第28-29页 |
·大学吸引力 | 第29页 |
2 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9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需要 | 第29-30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是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需要 | 第30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需要 | 第30页 |
3 大学软实力建设的目标 | 第30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 第30页 |
·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具体目标 | 第3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8页 |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征 | 第31-32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升格时间较晚 | 第31-32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提供 | 第32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 第32页 |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来源多样,以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为主 | 第32页 |
·办学理念模糊,办学特色缺乏 | 第32-33页 |
·师资力量较弱,结构不尽合理 | 第33-34页 |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软硬实力发展不均衡,软实力建设的意识不到位 | 第34-35页 |
·办学定位欠准,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 第35页 |
·办学经费不足,软实力建设缺乏财力支持 | 第35-36页 |
·品牌知名度不高,软实力建设缺乏人力基础 | 第36-3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1 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建设的内部环境 | 第38-39页 |
·学校资源 | 第38页 |
·校园文化 | 第38-39页 |
·内部管理 | 第39页 |
2 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39-42页 |
·政府决策 | 第39-40页 |
·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 第40页 |
·国内外名校及同类院校的冲击与挑战 | 第40-4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软实力的对策研究 | 第43-51页 |
1 打造软硬结合的综合环境 | 第43-44页 |
2 深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事制度改革 | 第44-45页 |
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 第45-47页 |
4 注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色发展 | 第47-48页 |
5 加深校际特别是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48-49页 |
6 校地互动,合作共建 | 第49-50页 |
7 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方向性 | 第50页 |
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