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文明小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1页
第一章 《文明小史》的研究现状第11-20页
 一、 《文明小史》的诸多疑窦第11-14页
  (一) 《文明小史》的成书时间第11-13页
  (二) 《文明小史》与《老残游记》的一段文字案第13-14页
 二、 思想内涵的研究第14-17页
  (一) 作品的主题思想第14-16页
  (二) 现代性之思第16-17页
 三、 艺术特色第17-18页
 四、 人物形象第18-19页
 五、 回顾与展望第19-20页
第二章 关于《文明小史》的写作与刊行时间第20-24页
第三章 《文明小史》的创作心理观第24-30页
 一、 《文明小史》的创作动机第24-26页
  (一) 言为心志,不平则鸣第24-25页
  (二) 职业报业文人的自觉第25-26页
 二、 创作心态: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第26-27页
 三、 多样创作技巧的使用第27-30页
第四章 《文明小史》中的人物形象第30-42页
 一、 《文明小史》中的“新党”形象第30-36页
  (一) 蒙昧的向往文明的新党第30-33页
  (二) 虚伪的投机分子第33-34页
  (三) 热血维新的知识分子第34-36页
 二、 《文明小史》中的官员形象第36-42页
  (一) 自我中心式的形象第37-39页
  (二) 为民请命向往文明的仁官形象第39-40页
  (三) 具有两重性的官员形象第40-42页
第五章 民族主义下文化认同的冲突第42-51页
 一、 西方新学的东方式操作第44-46页
 二、 “自由、平等”的冲突第46-47页
 三、 中国人和外国人互相认知的冲突第47-51页
第六章 《文明小史》的艺术局限第51-59页
 一、 缺乏深度的讽刺艺术第51-52页
 二、 过于虚化的夸张艺术第52-54页
 三、 作者过多地介入人物第54-55页
 四、 人物形象塑造比较粗糙第55-57页
 五、 艺术结构松散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谢辞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互理论在高职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WD公司组织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