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9页 |
1. 间接拆分法 | 第12-13页 |
2. 直接拆分法 | 第13-17页 |
·手性固定相法 | 第13-16页 |
·手性流动相法 | 第16-17页 |
3. 特拉唑嗪概况 | 第17-18页 |
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特拉唑嗪对映体体外拆分方法的建立 | 第19-2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2 溶液配制 | 第20页 |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20页 |
·供试品溶液的的配制 | 第20页 |
3 色谱条件 | 第20-21页 |
4 方法学确证 | 第21-23页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21页 |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第21-22页 |
·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第22-23页 |
·回收率 | 第23页 |
5 样品测定 | 第23-24页 |
6 讨论 | 第24-26页 |
7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人血浆中特拉唑嗪对映体的拆分及定量方法的建立 | 第27-3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7页 |
·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空白血浆 | 第28页 |
·溶液配制 | 第28页 |
2 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3 血浆样品处理 | 第29页 |
4 方法学确证 | 第29-36页 |
·专属性验证 | 第29-30页 |
·线性范围与最低定量限 | 第30-33页 |
·提取回收率 | 第33-34页 |
·精密度与准确度 | 第34页 |
·稳定性 | 第34-36页 |
5 讨论 | 第36-38页 |
·检测条件的选择优化 | 第36页 |
·血浆样本预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内标的选择 | 第37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6 小结 | 第38页 |
第三章 特拉唑嗪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研究 | 第38-4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9页 |
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第39页 |
3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4 样本测定 | 第39-41页 |
5 结果分析处理 | 第41页 |
6 结果 | 第41页 |
7 讨论 | 第41-45页 |
8 总结 | 第45-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