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概念的厘定和相关理论介绍 | 第15-21页 |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5-17页 |
·公民参与 | 第15页 |
·公共政策 | 第15-17页 |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 | 第17页 |
·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协商民主”理论 | 第17-19页 |
·善治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主体 | 第21-22页 |
·普通网民 | 第21页 |
·网络政治精英 | 第21-22页 |
·网络社群 | 第22页 |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形式 | 第22-24页 |
·关注政府网站来搜集信息,实现政民互动 | 第22-23页 |
·实现在线交流,对话决策层 | 第23页 |
·参与政治论坛、发酵网络舆论 | 第23-24页 |
·利用博客、微博,发表政治见解 | 第24页 |
·通过网络投票、民意调查参与到政策制定 | 第24页 |
·公民网络参与的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参与主体:多元性、匿名性、平等性 | 第25页 |
·参与成本:低廉性、高效性 | 第25-26页 |
·参与方式:直接性、便捷性、互动性 | 第26页 |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 | 第26-31页 |
·在确定政策目标层面,推动了公共政策议程 | 第27页 |
·在设计政策方案层面,促进了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 第27-28页 |
·在评估论证政策方面,避免公共决策失误 | 第28-29页 |
·在抉择政策方案方面,降低了参与成本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40页 |
·公民网络参与所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非规范性参与影响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第31-32页 |
·非理性参与影响了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 第32-33页 |
·非均衡性参与影响了政策制定的代表性 | 第33-35页 |
·所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 | 第35-40页 |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35-37页 |
·参与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网络法律的空白和监管的缺失 | 第38页 |
·信息基础设施的滞后与治理技术的不成熟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的对策研究 | 第40-48页 |
·政府方面 | 第40-44页 |
·大力推进和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 第40-41页 |
·健全网络民意的收集、甄别、反馈机制 | 第41-43页 |
·积极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 第43-44页 |
·网络参与主体方面 | 第44-46页 |
·提升网络公民的政治素养 | 第44页 |
·积极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 第44-45页 |
·培育网络公民的参与理性 | 第45-46页 |
·法制建设方面 | 第46页 |
·技术保障方面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