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恐龙园VR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动物、植物模型分类 | 第13-14页 |
·建模方法分类 | 第14-15页 |
·诸城恐龙园植物模型的特点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的组织框架 | 第17-18页 |
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18-23页 |
·恐龙园VR 系统 | 第18-20页 |
·恐龙园VR 系统构成元素 | 第18-19页 |
·系统交互及显示设计 | 第19-20页 |
·恐龙园系统架构设计 | 第20-22页 |
·系统场景建模 | 第21页 |
·系统交互设计 | 第21-22页 |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系统植物建模 | 第23-37页 |
·软件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Forest Pro 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Paint Effects 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植物建模研究 | 第25-36页 |
·系统树木分类 | 第25-27页 |
·系统植物分布 | 第27-28页 |
·Paint Effect 树木建模研究 | 第28-32页 |
·草地类植物建模研究 | 第32-33页 |
·草地类植物建模方法的制作比较 | 第33-35页 |
·方法总结评价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系统动物和地形建模 | 第37-52页 |
·恐龙建模研究 | 第37-44页 |
·恐龙建模分类 | 第37-38页 |
·粒子的生成和分布 | 第38-39页 |
·群组动物粒子生成 | 第39-41页 |
·动物的实例化 | 第41-44页 |
·恐龙园地形建模 | 第44-51页 |
·系统地形建模 | 第46-47页 |
·平原场景类建模 | 第47-49页 |
·山地类场景建模 | 第49-50页 |
·洞穴类场景建模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系统交互设计与实现 | 第52-65页 |
·系统交互研究 | 第52-53页 |
·交互动画研究 | 第53-55页 |
·系统交互的实际应用 | 第55-58页 |
·虚拟摄像机交互 | 第56页 |
·时间轴交互 | 第56-57页 |
·动态界面演示 | 第57-58页 |
·界面设计的原理 | 第58-64页 |
·图形界面设计 | 第59-62页 |
·矢量界面设计 | 第62页 |
·动态界面设计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5-69页 |
·测试内容设计 | 第65-66页 |
·测试与分析 | 第66-68页 |
·压力、内容测试与分析 | 第66-67页 |
·逻辑测试与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