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55页 |
·难处理金矿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5-19页 |
·难处理金矿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难处理金矿石难选冶的原因 | 第16-17页 |
·难处理金矿石的特性及类型 | 第17-18页 |
·难处理金矿石的主要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含砷难处理金矿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9-37页 |
·焙烧氧化法 | 第19-23页 |
·热压氧化法 | 第23-28页 |
·化学氧化法 | 第28-31页 |
·生物氧化法 | 第31-37页 |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处理金矿石处理上的应用 | 第37-42页 |
·BIOX工艺 | 第38-39页 |
·BacTech工艺 | 第39-40页 |
·MINBAC工艺 | 第40页 |
·Newmont公司的细菌氧化堆浸工艺 | 第40-41页 |
·Geobiotics工艺 | 第41页 |
·CCGRI工艺 | 第41-42页 |
·金的氰化浸出技术进展 | 第42-49页 |
·氰化浸金的原理 | 第43-46页 |
·氰化提金工艺的发展 | 第46-47页 |
·氰化提金新技术 | 第47-49页 |
·高铜铅含碳金精矿浸出及综合回收的技术现状与进展 | 第49-52页 |
·焙烧预处理后综合回收 | 第49-50页 |
·湿法冶金综合回收技术 | 第50页 |
·氰化浸出尾渣综合回收 | 第50-52页 |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52-5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52-53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53-55页 |
第二章 高铜含碳金精矿的直接氰化浸金研究 | 第55-76页 |
·前言 | 第55页 |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第55-57页 |
·试验原料 | 第55-56页 |
·试验设备及药剂 | 第56-57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57页 |
·试验结果 | 第57-74页 |
·高铜含碳金精矿常规氰化浸金研究 | 第58-60页 |
·高铜含碳金精矿强化氰化浸金研究 | 第60-66页 |
·分析讨论及强化浸金机理探讨 | 第66-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三章 含砷难浸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细菌的培养与驯化 | 第76-101页 |
·前言 | 第76页 |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76-80页 |
·试验材料 | 第76-77页 |
·试验器材 | 第77-78页 |
·研究方法 | 第78-80页 |
·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80页 |
·指标计算公式 | 第80页 |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80-99页 |
·TCJ菌生长习性研究 | 第80-91页 |
·浸矿细菌的驯化 | 第91-98页 |
·浸矿细菌抗砷机理分析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四章 生物氧化砷黄铁矿电化学及浸矿动力学研究 | 第101-119页 |
·前言 | 第101-102页 |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102-104页 |
·试验材料 | 第102-103页 |
·试验器材 | 第103页 |
·研究方法 | 第103-104页 |
·测定及分析方法 | 第104页 |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104-119页 |
·细菌氧化砷黄铁矿机理探讨 | 第104-108页 |
·细菌氧化砷黄铁矿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 第108-113页 |
·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浸出动力学研究 | 第113-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研究 | 第119-136页 |
·前言 | 第119-120页 |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第120-123页 |
·原料性质 | 第120-121页 |
·试验设备及试剂 | 第121-122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22-123页 |
·测试及分析方法 | 第123页 |
·指标计算公式 | 第123页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123-134页 |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常规氰化浸金研究 | 第123-124页 |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预氧化研究 | 第124-128页 |
·细菌氧化渣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 第128-132页 |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研究 | 第132-134页 |
·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六章 氰渣浮选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 第136-160页 |
·前言 | 第136页 |
·研究方法 | 第136-140页 |
·试验矿样 | 第136-138页 |
·试验设备及试剂 | 第138-139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39页 |
·试验研究方案的确定 | 第139-140页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140-158页 |
·优先混浮分离试验 | 第140-146页 |
·铜铅分离浮选试验 | 第146-152页 |
·铅锌分离浮选试验 | 第152-158页 |
·小结 | 第158-160页 |
第七章 高铜含碳及含砷金精矿提金技术工程化实践 | 第160-185页 |
·高铜含碳金精矿直接氰化提金工程化实践 | 第160-164页 |
·富氧浸出工艺体系的建立 | 第160-161页 |
·富氧添加氧化铅直接氰化浸出实践 | 第161-164页 |
·多金属金精矿氰渣综合回收工程化实践 | 第164-167页 |
·氰渣综合回收浮选工艺扩建 | 第164-165页 |
·氰渣综合回收生产实践 | 第165-167页 |
·含砷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工程化实践 | 第167-181页 |
·细菌氧化生产工艺流程 | 第167-168页 |
·细菌氧化生产工艺参数及自动控制 | 第168-172页 |
·细菌氧化提金工艺生产实践 | 第172-181页 |
·小结 | 第181-18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205页 |
致谢 | 第205-2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