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的非线性及数值仿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引言第12-16页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第12-13页
     ·硫化矿石自燃研究的意义第13-16页
   ·硫化矿石自燃研究现状第16-30页
     ·国内研究成果对比第16-19页
     ·国外研究成果对比第19-20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20-29页
     ·研究现状评价第29-30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第30-34页
第二章 硫化矿石堆动态自热过程的模拟实验第34-52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设计第34-39页
     ·井下采场环境的模拟第34-35页
     ·采场硫化矿石堆的模拟第35-36页
     ·测点布设第36页
     ·模拟实验装置第36-38页
     ·相关实验参数的确定第38-39页
     ·模拟实验步骤第39页
   ·研究方法第39-44页
     ·基本参数第39-41页
     ·回归分析原理及方法第41-43页
     ·矿石堆温度场的重构方法第43-4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4-51页
     ·矿石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第44-46页
     ·矿石堆温度离散程度与时间的关系第46-47页
     ·基于实测数据的矿石堆温度场重构第47-49页
     ·平均升温率与深度的关系第49-50页
     ·矿石堆对环境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的复杂度及突变分析第52-72页
   ·引言第52页
   ·近似熵算法及其物理本质第52-54页
     ·近似熵算法第52-53页
     ·近似熵算法的物理本质第53-54页
   ·近似熵的有效性检验第54-59页
     ·近似熵表征序列复杂度的有效性检验第54-57页
     ·近似熵检测动力学结构突变的有效性检验第57-59页
   ·矿石堆自热过程复杂度的定量分析第59-70页
     ·实测数据计算流程第59-62页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62-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第72-94页
   ·引言第72页
   ·混沌的定义及数值实验第72-78页
     ·混沌的定义第72-73页
     ·数值实验第73-78页
   ·混沌分析方法与分析流程第78-83页
   ·矿石堆自热过程的混沌识别第83-88页
     ·混沌定性识别第83-85页
     ·混沌定量识别第85-88页
   ·矿石堆自热过程的混沌特征分析第88-93页
     ·梯度升温对自热混沌程度的影响第88-89页
     ·描述矿石堆自热动力学性态的变量第89-91页
     ·平均升温率与自热混沌程度的关系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五章 硫化矿石堆自热升温的趋势—混沌组合预测模型第94-114页
   ·引言第94页
   ·趋势—混沌组合预测模型第94-106页
     ·趋势预测模型第95-97页
     ·混沌预测模型及优选第97-106页
   ·预测实例第106-112页
     ·趋势预测结果第106-107页
     ·混沌预测结果第107-110页
     ·趋势—混沌组合预测结果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第114-136页
   ·引言第114页
   ·氧化自热过程中渗流场的数值仿真第114-123页
     ·数学模型描述第114-115页
     ·几何模型描述第115-117页
     ·数值仿真参数及边界条件第117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17-123页
   ·氧化自热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仿真第123-134页
     ·数学模型描述第123页
     ·几何模型描述第123-124页
     ·数值仿真参数及边界条件第124-125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25-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142页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136-139页
   ·论文主要特色和创新点第139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139-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难处理金精矿提取及综合回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