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调查取证的证据效力问题研究--以“钓鱼执法”事件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钓鱼式”诱惑调查的合法性分析第11-24页
 第一节 “钓鱼执法”事件中运用的取证手段分析第11-15页
  一、“钓鱼执法”的目的——收集非法营运的证据第11-13页
  二、调查取证的主体第13-14页
  三、调查取证的方式第14-15页
 第二节 对“钓鱼式”调查取证手段合法性的质疑第15-21页
  一、“钓鱼式”调查取证手段不符合行政执法原则第15-17页
  二、“钓鱼式”调查取证手段不符合行政伦理第17-19页
  三、“钓鱼式”调查取证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第19-21页
 第三节 “钓鱼式”诱惑调查的证据在我国行政执法中的排除第21-24页
  一、“钓鱼式”调查取证与“诱惑侦查”理论的类比第21-22页
  二、“钓鱼式”调查的证据在行政执法中应予排除第22-24页
第二章 当前我国行政调查取证存在的问题第24-34页
 第一节 当前行政调查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4-30页
  一、行政调查权的权力边界问题第24-27页
  二、行政调查方式上的瑕疵第27-30页
  三、行政调查内容上的不足第30页
 第二节 调查程序方面的突出问题第30-31页
  一、公开程序的违背第30页
  二、对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剥夺第30-31页
  三、听证权利被忽视第31页
 第三节 行政调查人员自身的缺陷第31-34页
  一、行政不作为的“懒政”情绪第31-32页
  二、技术水平上的差异第32页
  三、思想观念上的偏离第32页
  四、内部监督的松懈第32-34页
第三章 调查取证程序遵循的原则和制度构建第34-43页
 第一节 行政调查取证程序遵循的原则第34-39页
  一、公开原则第34-36页
  二、调查法定原则第36-38页
  三、当事人参与原则第38-39页
  四、效率原则第39页
 第二节 行政调查取证程序的制度构建第39-43页
  一、行政调查规范化制度第39-40页
  二、调查程序“准司法化”制度第40页
  三、相对人抗辩制度第40页
  四、调查信息公开制度第40-41页
  五、合理的保密制度第41页
  六、听证制度第41-42页
  七、调查救济途径的多元化制度第42-43页
第四章 行政执法中确保证据合法有效的相关要求第43-48页
 第一节 行政执法中确保证据合法有效的几个规则第43-46页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43-44页
  二、全面审查规则第44-45页
  三、案卷排他规则第45-46页
 第二节 行政执法中确保证据合法有效的其他考量因素第46-47页
  一、证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第46页
  二、证据的时效性第46页
  三、证据的深入性第46-47页
  四、证据的专业性第47页
 第三节 行政机关内部机制的完善第47-48页
  一、加强行政机关自身队伍的建设第47页
  二、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重新仲裁
下一篇:律师专家责任判解研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和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案例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