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我国手机产能严重过剩 | 第12-13页 |
·我国手机产业面临的挑战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顾客价值的定义与本质 | 第15-16页 |
·顾客价值的构成要素 | 第16-20页 |
·顾客价值的单一因素决定论 | 第17页 |
·顾客价值的双因素决定论 | 第17-18页 |
·顾客价值双因素决定论的扩展 | 第18-20页 |
·顾客价值的评价方法 | 第20-23页 |
·价值工程法 | 第20页 |
·差额分析法 | 第20-21页 |
·顾客价值图 | 第21页 |
·SERVQUAL模型 | 第21-23页 |
·顾客价值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23页 |
·手机顾客价值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文献综述述评 | 第27-29页 |
3 研究价值 | 第29-30页 |
·理论意义 | 第29页 |
·实践意义 | 第29-30页 |
4 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的识别 | 第30-41页 |
·手机顾客价值的界定 | 第30-31页 |
·评价的概念 | 第31-32页 |
·一般意义上的评价 | 第31页 |
·综合评价 | 第31-32页 |
·手机顾客价值综合评价模型的提出 | 第32页 |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独立性原则 | 第33页 |
·全面性原则 | 第33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33页 |
·目标导向原则 | 第33页 |
·重要性原则 | 第33页 |
·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的初步识别 | 第33-35页 |
·查阅间接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 第34页 |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获取第一手资料 | 第34页 |
·通过深度访谈法挖掘更多信息 | 第34-35页 |
·分析整理形成初选指标 | 第35页 |
·手机顾客价值计价指标的修正与确定 | 第35-41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36页 |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数据分析 | 第36-40页 |
·分析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40-41页 |
5 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55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1-45页 |
·主观赋权法 | 第41-42页 |
·客观赋权法 | 第42-44页 |
·本研究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第44-45页 |
·对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 第45-50页 |
·确定手机顾客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0-55页 |
6 案例分析 | 第55-60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55-56页 |
·设计问卷 | 第55页 |
·定义总体与抽样设计 | 第55页 |
·确定样本容量 | 第55-56页 |
·调查问卷的回收及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6-57页 |
·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频率统计分析 | 第56页 |
·分析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56-57页 |
·手机顾客价值数值的计算与分析 | 第57-60页 |
7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60-63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61-63页 |
8 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3-64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63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3-64页 |
附录1 手机产品顾客价值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64-67页 |
附录2 诺基亚手机顾客价值调查问卷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