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监督过失犯罪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监督过失概述第14-22页
 一、犯罪过失理论的演变历程第14-17页
  (一) 旧过失论第14-15页
  (二) 新过失论第15页
  (三) 危惧感说第15-16页
  (四) 监督过失理论的提出第16-17页
 二、监督过失的概念辨析第17-22页
  (一) 监督过失的概念第17-19页
  (二) 监督过失与几组相关概念辨析第19-21页
  (三)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监督过失犯罪的基本构造第22-29页
 一、存在注意义务第22-24页
  (一) 监督过失注意义务的内容第22-23页
  (二) 监督过失注意义务的来源第23-24页
 二、注意义务的违反第24-25页
 三、监督者具有注意能力第25-29页
  (一) 注意能力的内涵第25-26页
  (二) 注意能力的评判标准第26-27页
  (三) 注意能力的内容第27-29页
第三章 监督过失相关形态问题研究第29-37页
 一、监督过失中被监督者的行为形态问题研究第29-31页
 二、监督者的复合罪过情形的认定第31-33页
 三、监督过失的犯罪形态——危险过失和实害过失第33-37页
  (一) 危险过失理论的引入第34-35页
  (二) 危险过失的适用条件第35-37页
第四章 监督过失犯罪的司法认定相关原则第37-44页
 一、监督过失犯罪中的因果关系第37-39页
  (一) 刑法理论有关因果关系的一般认定规则第37-38页
  (二) 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认定第38-39页
 二、危险分配理论与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适用第39-44页
  (一) 危险分配理论概说第39-40页
  (二) 监督过失中的信赖原则运用第40-44页
第五章 我国有关监督过失犯罪的立法例及立法建议第44-49页
 一、我国关于监督过失的适用现状第44-46页
  (一) 监督过失在刑法分则条文中的体现第44页
  (二) 我国其他法律对监督过失的有关规定第44-45页
  (三) 对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具体分析第45-46页
 二、对监督过失适用现状的反思及建议第46-49页
  (一) 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二) 立法建议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5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目的犯目的的确定
下一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