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适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渊源与形成第11-20页
 一、"严打"的定义、过程、效果及反思第11-15页
  (一) "严打"的定义第11-12页
  (二) "严打"的过程第12-14页
  (三) "严打"的效果及反思第14-15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第15-20页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第15-18页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依据第18-20页
第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解读第20-27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第21-23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第23-24页
 三、正确区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与"严"第24-25页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济"第25-27页
第三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和时代评价第27-32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关系第27-28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第28-30页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评价第30-32页
第四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第32-47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原则第32-34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立法中的适用第34-39页
  (一) 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死刑立法的完善第35-37页
  (二) 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生刑立法的完善第37-39页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中的适用第39-47页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侦查工作中的适用第39-40页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适用第40-42页
  (三)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判工作中的适用第42-45页
  (四)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工作中的适用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监督过失犯罪研究
下一篇: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李某侵占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