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鲍鱼侧耳发酵研究及其液体菌种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引言第11页
   ·鲍鱼侧耳简介第11-14页
   ·国内外食用菌深层发酵的研究第14-15页
     ·国外食用菌深层发酵的研究第14页
     ·国内食用菌深层发酵的研究第14-15页
     ·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的展望第15页
   ·液体菌种的研究第15-18页
     ·液体菌种第15页
     ·液体菌种的制作工艺第15页
     ·与传统菌种相比液体菌种所具有的优势第15-16页
     ·液体菌种的应用领域第16-17页
     ·液体菌种品种多样化第17页
     ·液体菌种技术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方向第17-18页
   ·食用菌栽培的研究意义第18-20页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研究第18页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研究第18-19页
     ·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第19-20页
     ·珍稀食用菌栽培的研究意义第20页
   ·食用菌研究、生产的未来趋势第20-22页
     ·加强菌种研究第20-21页
     ·提高质量,增强国际竞争第21页
     ·发展多品种第21页
     ·向机械化发展第21页
     ·采用集约化栽培第21页
     ·南菇北移加快第21页
     ·走深加工之路第21-22页
     ·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22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鲍鱼侧耳发酵培养基的研究第23-32页
   ·实验材料第23页
     ·菌种第23页
     ·培养基第23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鲍鱼侧耳母种的制备第23页
     ·鲍鱼侧耳菌丝体接种及培养方法第23-24页
     ·鲍鱼侧耳菌丝生物量的测定及实验结果统计第24页
     ·鲍鱼侧耳发酵培养基的研究第24-2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碳源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25-26页
     ·氮源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26-28页
     ·葡萄糖(碳源)浓度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28-29页
     ·酵母粉(氮源)浓度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29-30页
     ·鲍鱼侧耳发酵培养基正交实验第30-32页
第3章 鲍鱼侧耳发酵条件的研究第32-42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菌种第32页
     ·培养基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4页
     ·鲍鱼侧耳母种的制备第32-33页
     ·鲍鱼侧耳菌丝接种及培养方法第33页
     ·鲍鱼侧耳菌丝生物量的测定及实验结果统计第33页
     ·鲍鱼侧耳发酵条件的研究第33页
     ·鲍鱼侧耳发酵生长曲线及相关参数的测定第33-3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起始pH值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34-35页
     ·摇瓶装量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35-36页
     ·摇床转速对鲍鱼侧耳发酵的影响第36-37页
     ·鲍鱼侧耳发酵适宜条件的确定第37-38页
     ·鲍鱼侧耳发酵过程相关参数的测定第38-42页
第4章 鲍鱼侧耳液体菌种的应用研究第42-50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菌种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2页
   ·实验方法第42-43页
     ·鲍鱼侧耳母种的制备第42页
     ·数据统计第42-43页
     ·鲍鱼侧耳液体菌种的应用研究第4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液体菌种的菌龄对发菌速度的影响第43-45页
     ·液体菌种的菌龄对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第45-46页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制作原种的栽培应用比较第46-47页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生产周期的比较第47-50页
第5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
下一篇: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