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论文

昆明市公务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3页
   ·当代社会职业倦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第8页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框架第10-11页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1-13页
     ·研究的难点第11-12页
     ·创新点第12-13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3-39页
   ·职业倦怠的理论综述第13-25页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13-14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4-19页
     ·国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第19-22页
     ·职业倦怠的影响后果理论第22-24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后果理论第24-25页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第25-30页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第25-26页
     ·影响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第26-28页
     ·管理者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测量第28-30页
   ·工作绩效的理论第30-36页
     ·工作绩效的定义与分类第31-33页
     ·工作绩效的衡量第33-35页
     ·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第35-36页
   ·职业倦怠、管理者自我效能感、工作绩效相互关系概述第36-39页
     ·职业倦怠与管理者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第36页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理论综述第36-37页
     ·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理论综述第37-39页
3 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综述及个案访谈第39-48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综述第39-40页
   ·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与职业倦怠的产生第40-44页
     ·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的不足第40-42页
     ·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的不足第42页
     ·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的不足第42-44页
   ·公务员组织机构特点与职业倦怠的产生第44-45页
   ·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的不足与职业倦怠的产生第45-46页
   ·个案访谈第46-48页
4 本论文的研究设计第48-53页
   ·研究构思与假设第48-50页
     ·构思框架第48页
     ·基本假设第48-49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9页
     ·研究程序第49-50页
   ·研究问卷设计情况及变量测量方法第50-53页
     ·职业倦怠量表设计说明第50-51页
     ·管理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第51-52页
     ·管理者工作绩效量表的编制第52-53页
5 实证研究分析及主要结论第53-80页
   ·对样本及统计方法的说明第53-54页
   ·统计研究分析第54-74页
     ·对公务员职业倦怠三维度特征的统计分析第54-62页
     ·自我效能感的统计分析第62-67页
     ·对工作绩效的统计分析第67-69页
     ·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相关性分析第69-71页
     ·回归分析第71-74页
   ·结果讨论第74-78页
     ·职业倦怠量表(MBI)维度结构的讨论第74-75页
     ·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讨论及结论第75-78页
   ·主要结论第78-79页
   ·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第79-80页
6 对公务员职业倦怠及其消极影响干预的实践方法探索第80-88页
   ·对公务员职业倦怠个体层面的干预第80-82页
   ·对公务员职业倦怠组织层面的干预第82-88页
     ·健全完善流动机制,化解职业倦怠产生第82-84页
     ·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资源第84-85页
     ·健全完善公务员的激励体系,促进工作绩效第85-86页
     ·营造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第86-87页
     ·开展公务员心理保健工作,帮助减少职业倦怠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附录第93-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县级政府效能建设--以昆明市晋宁县为例
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工作特征、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