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知识员工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研究探讨 | 第11-21页 |
·工作倦怠的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工作倦怠的概念 | 第11-12页 |
·工作倦怠的维度与测量工具 | 第12-16页 |
·工作倦怠相关研究成果 | 第16-21页 |
·工作倦怠前因变量讨论 | 第16-19页 |
·工作倦怠结果变量讨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1-3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 第21页 |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第21-25页 |
·工作倦怠与职业承诺 | 第21-22页 |
·职业承诺与角色冲突 | 第22-23页 |
·职业承诺与人际公民行为 | 第23-25页 |
·研究测量工具 | 第25-28页 |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8-35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发现 | 第35-51页 |
·样本描述 | 第35-36页 |
·上海青年知识员工工作倦怠现状分析 | 第36-41页 |
·上海青年知识员工的总体现状描述 | 第36-38页 |
·上海青年知识员工工作倦怠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第38-41页 |
·工作倦怠前因变量分析 | 第41-47页 |
·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 第41-42页 |
·角色冲突对职业承诺与工作倦怠的调节作用 | 第42-47页 |
·工作倦怠结果变量分析 | 第47-51页 |
·工作倦怠与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分析 | 第47-5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1-5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1-54页 |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1-53页 |
·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结论的讨论与管理启示 | 第54-55页 |
·职业承诺、角色冲突与工作倦怠 | 第54-55页 |
·人际公民行为与工作倦怠 | 第55页 |
·研究贡献、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