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假肢接受腔生物力学评价及CAE技术研究
1 绪论 | 第1-28页 |
1.1 下肢假肢的发展 | 第8-9页 |
1.2 接受腔的设计 | 第9-14页 |
1.3 接受腔CAD/CAM | 第14-18页 |
1.4 接受腔的生物力学评价 | 第18-2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2 假肢接受腔3D建模与信息交互 | 第28-54页 |
2.1 开发平台与3D图形引擎 | 第28-30页 |
2.2 数据文件格式 | 第30-35页 |
2.3 模型的构建 | 第35-46页 |
2.4 信息交互 | 第46-53页 |
2.5 小结 | 第53-54页 |
3 面向临床的小腿假肢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技术研究 | 第54-72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4-59页 |
3.2 材料特性的设置 | 第59-63页 |
3.3 载荷条件 | 第63-65页 |
3.4 边界条件 | 第65-66页 |
3.5 求解及验证 | 第66-68页 |
3.6 结果显示 | 第68-70页 |
3.7 小结 | 第70-72页 |
4 病员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 | 第72-88页 |
4.1 数据库引擎的选择 | 第72-75页 |
4.2 数据库结构 | 第75-78页 |
4.3 数据的组织和表达 | 第78-81页 |
4.4 添加、修改和删除记录 | 第81-86页 |
4.5 记录查询 | 第86-87页 |
4.6 小结 | 第87-88页 |
5 应用实例 | 第88-100页 |
5.1 软件系统的功能 | 第88-89页 |
5.2 截肢者信息 | 第89-90页 |
5.3 残肢及接受腔的3D模型 | 第90-92页 |
5.4 软组织厚度和模量的测量 | 第92-93页 |
5.5 有限元应力计算 | 第93-94页 |
5.6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94-99页 |
5.7 小结 | 第99-10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本文的工作 | 第100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0-101页 |
6.3 未来接受腔设计系统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