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建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言第10-15页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的意义第15-22页
 (一)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15-19页
  1. 科研诚信的内涵第15-16页
  2. 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内涵第16-17页
  3. 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构成要素第17-19页
 (二)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的重要性第19-22页
  1. 保障高校科学研究求真务实的根本举措第19页
  2. 我国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第19-20页
  3. 高校科技学术水平提升的切实呼唤第20-21页
  4. 加强我国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内在要求第21-22页
二、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的现状分析第22-34页
 (一) 我国在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方面取得的成绩第22-25页
  1. 对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第22-23页
  2. 政府和高校逐步意识到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的重要性第23-24页
  3. 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初步形成第24-25页
 (二)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1. 科研诚信理念相对薄弱第25-26页
  2. 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缓慢第26-27页
  3. 学术监管机构不健全第27-28页
  4. 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第28-29页
 (三) 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1. 制度缺失第29-30页
  2. 理念缺失第30-32页
  3. 文化的影响第32-33页
  4. 机制自身的不足第33页
  5. 机制运行环境的复杂第33-34页
三、 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对策第34-43页
 (一) 健全我国高校科研诚信保障机制的组织保障第34-36页
  1. 完善科研诚信管理的顶层设计第35页
  2. 强化高校科研诚信管理的主体地位第35-36页
  3. 建立政府和高校的互动机制第36页
 (二) 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第36-38页
  1. 完善学术成果的评价制度第37页
  2. 完善科研项目的立结项评审制度第37-38页
  3. 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监督和学术问责第38页
 (三) 构建科研诚信保障的法律制度第38-39页
 (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第39-41页
  1. 将诚信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第40-41页
  2. 将诚信教育融入科学研究中第41页
  3. 实行学术诚信承诺制度第41页
 (五) 营造诚信科研的良好氛围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韩教育交流与合作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