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1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 第7-17页 |
1. 选题理由 | 第7页 |
2. 文言文现状调查 | 第7-10页 |
3. 调查结果总结显示 | 第10-11页 |
·关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 | 第10-11页 |
·关于学生畏学原因的调查 | 第11页 |
·关于学生文言学习的动机 | 第11页 |
·关于教师对文言文的授课方法 | 第11页 |
4. 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11-17页 |
·文言文自身的特点 | 第11-12页 |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 第12-17页 |
·初、高中在文言基础知识的衔接上出现断层 | 第12-13页 |
·受教主体自身的原因 | 第13-15页 |
·学习目的不明确 | 第13-14页 |
·课外阅读积累少 | 第14-15页 |
·传授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 第15-17页 |
·狭隘肤浅,拓展有限 | 第15-16页 |
·教师需要提升对文言文的“乐教”精神的认识 | 第16-17页 |
第2章 解决的途径与对策 | 第17-23页 |
1. 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功用 | 第17-20页 |
2. 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着力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 | 第20-22页 |
3. 在激趣中求发展,注重古为今用 | 第22-23页 |
·重兴趣培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 第22页 |
·重形式灵活、激活学生认知潜能 | 第22-23页 |
第3章 文言文激趣教学方法的探究 | 第23-28页 |
1. 巧妙导入,趣味开讲 | 第23-24页 |
·故事开讲,引人入“境" | 第23-24页 |
·巧设悬念,引起注意 | 第24页 |
2. 善用成语,勾连古今 | 第24-26页 |
·联系成语来释文言句意 | 第24-25页 |
·联系成语来学文言语法 | 第25-26页 |
3. 实词教学,生动时效 | 第26-28页 |
·本义引申法 | 第26-27页 |
·语境选择法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