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司法权异化问题研究--以我国司法权行政化为范例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选题的目的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追溯与重访:西方司法权的经典原义及异化理论第12-23页
 一、西方经典司法权原义探析第12-16页
 二、异化理论梳理第16-18页
 三、司法权异化之内涵与外延第18-23页
  (一) 司法权异化之内涵第18-19页
  (二) 司法权异化之外延第19-23页
第二章 揭示与阐明:我国司法权行政化之分层次分析第23-37页
 一、微观层次:法官制度的行政化第23-27页
  (一) 法官考核制度行政化第24-25页
  (二) 法官职务晋升制度行政化第25页
  (三) 法官等级制度行政化第25-27页
 二、中观层次:审判组织的行政化第27-30页
 三、宏观层次:司法体系的行政化第30-37页
  (一) 法院个体地位的行政化第30-31页
  (二) 上下级法院之间关系的行政化第31-37页
第三章 探索与发现:时间维度下我国司法权行政化之原因分析第37-48页
 一、古代:司法权从属行政第37-41页
  (一) 中国传统司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第37-38页
  (二) 中国传统司法权构造的文化根基第38-41页
 二、近现代:司法权有名无实第41-42页
 三、当代:司法权曲折渐进第42-48页
  (一) 初创时期:移植列宁司法权思想(1949——1957)第42-44页
  (二) 蛰伏时期:法律虚无主义的蔓延(1957——1977)第44-45页
  (三) 重建时期:探索自身的司法权理论(1978 年至今)第45-48页
第四章 回归与发展:我国司法权祛行政化改革之进路第48-66页
 一、微观:我国法官制度祛行政化改革之进路第48-51页
 二、中观:我国审判组织祛行政化改革之进路第51-54页
 三、宏观:我国法院体系祛行政化改革之进路第54-59页
  (一) 法院个体地位祛行政化之改革第54-55页
  (二) 法院间案件请示与批复制度之改革第55-59页
 四、我国司法权祛行政化改革的基本思路第59-61页
 五、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权外部模式第61-66页
  (一) 我国司法权的应然模式第61-62页
  (二) 我国司法权的实然模式第62-63页
   (三) 我国司法权外部模式之优化第63-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乡土社会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