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人民调解的基础理论 | 第11-20页 |
一、传统的民间调解 | 第11-13页 |
(一) 民间调解的一般理论 | 第11页 |
(二) 调解的一般理论 | 第11-13页 |
二、当代的人民调解制度 | 第13-20页 |
(一) 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 第14页 |
(二) 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理性分析 | 第14-17页 |
(三) 国外关于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传统的乡土社会之人民调解制度 | 第20-27页 |
一、传统的乡土社会之概说 | 第20-24页 |
(一) 乡土社会之纠纷解决类型 | 第20-22页 |
(二) 国家法治与乡土社会内在秩序之间的冲突 | 第22-24页 |
二、人民调解制度在乡土社会的运行状况分析 | 第24-27页 |
(一) 以村庄为单位的解读 | 第24页 |
(二) “地方性法规”——理解村庄调解制度的内生性视角 | 第24-25页 |
(三) 人民调解制度在传统乡土社会运行的特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后乡土社会之人民调解制度的变化 | 第27-33页 |
一、后乡土社会之演变 | 第27-29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27-28页 |
(二) 后乡土社会运行之变化 | 第28-29页 |
二、人民调解制度在后乡土社会之运行状况 | 第29-33页 |
(一) 人民调解制度在后乡土社会解决纠纷的基础之变化 | 第29-30页 |
(二) 人民调解制度在后乡土社会解决纠纷的能力之变化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人民调解制度在后乡土社会的完善 | 第33-39页 |
一、人民调解制度本身的完善 | 第33-36页 |
(一) 人民调解制度的缺陷 | 第33-35页 |
(二) 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 第35-36页 |
二、人民调解制度以外的保障 | 第36-39页 |
(一) 政治上的保障 | 第36-37页 |
(二) 思想上的保障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