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惩罚性赔偿概述 | 第9-20页 |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 | 第9-10页 |
一、英美法对这一概念的表述 | 第9页 |
二、大陆法及我国法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表述 | 第9-10页 |
三、本文观点 | 第10页 |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比较 | 第10-16页 |
一、古代法上的多倍赔偿 | 第11-12页 |
二、英美法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12-14页 |
三、大陆法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14-15页 |
四、本节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 第16-20页 |
一、惩罚功能 | 第16-17页 |
二、补偿功能 | 第17-18页 |
三、遏制功能 | 第18页 |
四、私人执法功能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的价值目标 | 第20-24页 |
一、正义价值 | 第20-21页 |
二、秩序价值 | 第21-22页 |
三、效率价值 | 第22页 |
四.自由与平等价值 | 第22-23页 |
五、安全价值 | 第23-24页 |
六、小结 | 第24页 |
第二节 从存在基础看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 | 第24-27页 |
一、从道德基础看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 | 第24-25页 |
二、从法制基础看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 | 第25-26页 |
三、从社会基础看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 | 第26-27页 |
四、小结 | 第27页 |
第三节 补偿性赔偿之不足—一个比较的视角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惩罚性赔偿的现状及评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 第30-32页 |
一、《消法》第49条的适用要件 | 第30页 |
二、《消法》第49条的不足之处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合同法》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 第32页 |
第三节 《关于保护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 第32-35页 |
一、《解释》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 | 第33-34页 |
二、《解释》的不足之处 | 第34-35页 |
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 第35-36页 |
一、《食品法》第96条的适用要件 | 第35页 |
二、《食品法》第96条的进步 | 第35页 |
三、《食品法》的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 | 第36-39页 |
一、《侵权责任法》第47条适用要件 | 第36-37页 |
二、《侵权责任法》第47的进步 | 第37页 |
三、《侵权责任法》不足之处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39-51页 |
第一节 我国应采用统一与分立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应扩大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40-45页 |
一、侵权领域 | 第41-44页 |
二、合同领域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我国应明确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立要件 | 第45-47页 |
一、核心要件:主观心理状态的高度可苛责性 | 第46-47页 |
二、惩罚性赔偿责任成立的其他要件 | 第47页 |
第四节 我国应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量定规则 | 第47-51页 |
一、确定惩罚性赔偿的衡量因素 | 第48-49页 |
二、惩罚性赔偿的限制问题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