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酶的应用论文

甘草次酸等中药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微生物转化的研究概况第13-22页
     ·微生物转化反应的特点第13-14页
     ·微生物转化中的反应类型第14-17页
     ·微生物转化的主要方法第17-18页
     ·影响微生物转化反应的因素第18-20页
     ·微生物转化的应用第20-22页
   ·甘草次酸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甘草次酸的来源及理化性质第23页
     ·甘草次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第23-25页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应用前景第25-26页
   ·穿心莲内酯类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穿心莲的简介第26页
     ·药理学研究第26-28页
     ·小结与展望第28页
   ·立题背景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8-31页
     ·立题背景第28-29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刺囊毛霉对甘草次酸的微生物转化研究第31-57页
   ·实验材料第31-32页
     ·菌种第31页
     ·底物第31页
     ·培养基第31-32页
     ·试剂与仪器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7页
     ·菌种的保藏与复壮第32-34页
     ·刺囊毛霉 AS3.3450对甘草次酸生物转化的预实验第34页
     ·TLC检测方法的确定第34页
     ·发酵液中产物的检测第34-35页
     ·刺囊毛霉微生物转化甘草次酸产物的培养、提取与分离第35-36页
     ·主产物7β-羟基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第36页
     ·转化条件的优化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55页
     ·TLC展开剂选择结果及预试验TLC的检测结果第37-38页
     ·刺囊毛霉微生物转化甘草次酸预试验的HPLC检测结果第38-40页
     ·主产物及其他产物的结构鉴定第40-50页
     ·HPLC法测定刺囊毛霉微生物转化甘草次酸的主产物7β-羟基甘草次酸含量第50-53页
     ·转化条件的优化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研究第57-75页
   ·实验材料第57-59页
     ·菌种第57页
     ·底物第57页
     ·培养基第57页
     ·试剂与仪器第57-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第59页
     ·发酵液中产物的检测第59-60页
     ·AS3.2028对脱水穿心莲内酯微生物转化的扩大培养第6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72页
     ·微生物菌种筛选的TLC检测结果第60-63页
     ·HPLC检测结果第63-72页
     ·AS3.2028对脱水穿心莲内酯微生物转化的扩大培养结果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页
   ·创新点第75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5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5-87页
附件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麒达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下一篇:胡杨对初始低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与耐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