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视觉短时距加工的分段性研究--来自行为学和ERP证据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3-30页
 1 时间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第14-22页
   ·单一加工机制理论第14-19页
     ·基于生物取向的模型第14-15页
     ·基于注意的模型第15-16页
     ·基于记忆的模型第16页
     ·基于综合取向的模型第16-19页
   ·多重加工机制理论第19-22页
     ·双加工模型第19-20页
     ·层级周期振荡模型第20页
     ·振动理论第20-21页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第21-22页
 2 短时距加工研究的主要实验范式第22-23页
 3 短时距加工与CNV第23-25页
 4 短时距加工的分段性研究第25-29页
   ·支持分段的证据第26-27页
   ·不支持分段的证据第27-28页
   ·对证据分歧的反思第28-29页
 5 视觉短时距加工的分段性探讨第29-30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第30-32页
 1 问题提出第30-31页
 2 研究假设第31页
 3 研究方案第31-32页
   ·采用双任务作业探讨分段性问题的研究第31页
   ·采用电生理学技术探讨分段性问题的研究第31-32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2-84页
 实验一 1-6秒视时距加工中的时序判断负荷效应研究第32-39页
  1 目的第32页
  2 假设第32页
  3 方法第32-36页
   ·被试第32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32-33页
   ·实验设计第33-34页
   ·实验与统计程序第34-36页
  4、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时序判断任务第37-38页
   ·时间复制任务第38页
  5 讨论第38-39页
 实验二 1-6秒视时距加工中的时序加工负荷效应研究第39-45页
  1 目的第39页
  2 假设第39页
  3、方法第39-43页
   ·被试第39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39-40页
   ·实验设计第40页
   ·实验与统计程序第40-43页
  4、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时序判断任务第43-44页
   ·时间复制任务第44页
  5 讨论第44-45页
 实验三 1-6秒视时距加工中的记忆搜索负荷效应研究第45-51页
  1 目的第45-46页
  2 假设第46页
  3 方法第46-49页
   ·被试第46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46-47页
   ·实验设计第47页
   ·实验与统计程序第47-4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字母再认任务第49-50页
   ·时间复制任务第50-51页
  5 讨论第51页
 实验四 1-6秒视时距加工的记忆搜索负荷效应研究第51-57页
  1 目的第51页
  2 假设第51页
  3 方法第51-55页
   ·被试第51-52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52页
   ·实验设计第52-53页
   ·实验与统计程序第53-5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字母再认任务第55-56页
   ·时间复制任务第56页
  5 讨论第56-57页
 实验五 1秒以下与1秒以上视时距加工中的记忆搜索负荷效应研究第57-62页
  1 目的第57页
  2 假设第57页
  3 方法第57-60页
   ·被试第57-58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58页
   ·实验设计第58页
   ·实验与统计程序第58-60页
  4、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字母再认任务第61页
   ·时间比较任务第61-62页
  5、讨论第62页
 实验六 2,4,6秒视时距加工中诱发的CNV特征差异第62-70页
  1 目的第62-63页
  2 假设第63页
  3 方法第63-65页
   ·被试第63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63页
   ·程序与设计第63-64页
   ·ERP记录第64页
   ·ERP数据分析和统计第64-65页
  4 结果第65-69页
   ·行为数据第65页
   ·ERP数据第65-69页
  5 讨论第69-70页
 实验七 1秒以内与1秒以上视时距加工的CNV特征差异第70-75页
  1 目的第70页
  2 假设第70页
  3 方法第70-72页
   ·被试第70-71页
   ·设备和刺激材料第71页
   ·程序与设计第71-72页
   ·ERP记录第72页
   ·ERP数据分析和统计第72页
  4 结果第72-74页
   ·行为数据第72-73页
   ·ERP数据第73-74页
  5 讨论第74-75页
 实验八 1秒以上视时距加工的CNV特征第75-84页
  1 目的第75-76页
  2 假设第76页
  3 方法第76-79页
   ·被试第76-77页
   ·程序与设计第77-78页
   ·ERP记录第78页
   ·ERP数据分析和统计第78-79页
  4 结果第79-80页
  5 讨论第80-84页
第四部分 总结第84-95页
 1 总的讨论第84-92页
   ·视觉短时距加工分段性问题第84-88页
   ·视觉短时距加工分段临界点问题第88-91页
   ·进一步的思考第91-92页
 2 本研究价值、不足与改进的方向第92-93页
 3 总的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5页
术语中英文对照表第105-107页
在读期间所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第107-108页
后记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三个家系基因突变筛查
下一篇:网络化传感器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