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6页
 1.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第9-25页
   ·QTL定位常用的分子标记第10-13页
     ·RFLP标记第11页
     ·RAPD标记第11-12页
     ·AFLP标记第12页
     ·SSR标记第12-13页
     ·STS标记第13页
   ·QTL定位常用的作图群体第13-16页
     ·F2:3第13页
     ·BC1第13-14页
     ·RIL第14页
     ·DH第14-15页
     ·NIL第15-16页
   ·QTL定位常用的方法第16-20页
     ·单一标记分析法(Single-marker QTL analysis)第16-17页
     ·区间作图(Interval mapping,IM)第17-18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第18-19页
     ·时间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Genetic analysis of trait related time)第19-20页
   ·主要作物数量性状基因研究进展第20-25页
     ·QTL研究基本思路第20-21页
     ·作物QTL图位克隆进展第21-25页
 2.本研究的目的第25-26页
第二章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第26-34页
 前言第26页
 1.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材料第26-27页
   ·数据收集第27页
   ·QTL定位第27页
 2.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在RIL群体中5种农艺性状的表现型变异第27页
   ·QTL定位第27-32页
 3.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水稻分蘖能力QTL的定位第34-44页
 前言第34-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供试材料第35页
   ·SSR分子标记分析第35-36页
   ·连锁分析第36页
 2.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亲本及RIL群体的分蘖力观察第36-37页
   ·水稻分蘖力主效QTL检测第37页
   ·水稻分蘖力上位效应QTL检测第37页
   ·条件QTL及上位效应第37-42页
 3.讨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恢复系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BAC文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