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的无线环境图像监测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项目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环境监测系统的现状 | 第11-12页 | 
| ·项目开发内容 | 第12-13页 | 
| 2 无线环境图像监测系统总体架构与硬件组成 | 第13-19页 | 
| ·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 ·监测系统工作模式 | 第13页 | 
| ·C/S模式监测系统优点 | 第13-14页 | 
| ·无线图像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第14-15页 | 
| ·无线图像监测终端硬件构成 | 第15-17页 | 
| ·系统开发要求与运行环境 | 第17-19页 | 
| ·网络服务器端硬件要求 | 第17页 | 
| ·网络服务器端软件要求 | 第17-18页 | 
| ·网络客户端硬件要求 | 第18页 | 
| ·网络客户端软件要求 | 第18-19页 | 
| 3 无线网络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第19-36页 | 
| ·C/S端通信协议方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 ·TCP/IP协议规范 | 第19页 | 
| ·TCP/IP的优点 | 第19-20页 | 
| ·Winsock的网络编程原理 | 第20-32页 | 
| ·Winsock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 ·套接字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 ·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 ·Winsock通信流程 | 第23-27页 | 
| ·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类函数 | 第27-32页 | 
| ·CDMA技术研究 | 第32-36页 | 
| ·CDMA的概念与特点 | 第32-33页 | 
| ·CDMA的发展方向 | 第33-34页 | 
| ·CDMA无线MODEM的应用 | 第34-36页 | 
| 4 无线图像监测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思想 | 第36-47页 | 
| ·面象对象方法及软件复用技术 | 第36-37页 | 
| ·面象对象的思想 | 第36-37页 | 
| ·软件复用技术 | 第37页 | 
| ·开发工具 | 第37-39页 | 
| ·Visual C++6.0开发工具 | 第37-38页 | 
| ·ASP技术应用 | 第38-39页 | 
| ·GDI+库的应用 | 第39-41页 | 
| ·GDI+简介 | 第39-40页 | 
| ·GDI+引入的原因 | 第40-41页 | 
| ·GDI+库的引入及卸载 | 第41页 | 
| ·多线程编程技术 | 第41-43页 | 
| ·进程间通信技术 | 第43-44页 | 
| ·注册表编程技术 | 第44-47页 | 
| 5 基于C/S的环境图像监测系统实现 | 第47-62页 | 
| ·服务器端的功能与实现 | 第47-50页 | 
| ·服务器端定时器技术的应用 | 第50-51页 | 
| ·客户端的功能与实现 | 第51-58页 | 
| ·监测系统图像的获取 | 第52-56页 | 
| ·相机设置与接口函数 | 第56-57页 | 
| ·程序自动启动 | 第57-58页 | 
| ·软件使用方法及运行示例 | 第58-60页 | 
| ·网络服务器端软件要求设置 | 第58-59页 | 
| ·网络客户端软件要求设置 | 第59-60页 | 
| ·程序主界面 | 第60-62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 ·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和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A: EBC-1100主板图 | 第66-67页 | 
| 附录B: 远程监视仪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