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分配的意义 | 第11-12页 |
·考虑交叉口延误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13页 |
·研究理论基础综述 | 第13-15页 |
·静态交通分配理论趋于完善 | 第13-14页 |
·交通影响分析中的交通分配 | 第14页 |
·考虑交叉口延误的交通分配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交叉口延误 | 第17-28页 |
·信号控制交叉口延误模型 | 第17-21页 |
·稳态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定数理论 | 第18-19页 |
·基于时间的延误模型 | 第19页 |
·HCM2000的延误模型 | 第19-20页 |
·对比 | 第20-21页 |
·非信号交叉口 | 第21-27页 |
·主路优先 | 第21-25页 |
·自由行驶 | 第25-26页 |
·环形交叉口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只考虑路段的均衡交通分配 | 第28-36页 |
·交通分配模型简介 | 第28页 |
·路段走行时间模型 | 第28-29页 |
·美国公用道路局(Bureau of Public Roads,BPR)函数 | 第28-29页 |
·锥形延误函数(Conical Congestion Function) | 第29页 |
·路径选择模型 | 第29-31页 |
·最短路模型 | 第29页 |
·多路径选择模型 | 第29-31页 |
·平衡分配模型 | 第31-32页 |
·平衡分配算法 | 第32-35页 |
·路径枚举算法 | 第32-34页 |
·UE分配算法 | 第34页 |
·SUE分配算法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考虑交叉口延误的随机均衡交通分配 | 第36-50页 |
·相对基于路段的分配模型的不同点 | 第36-40页 |
·路径费用模型 | 第36页 |
·路网存储结构 | 第36-38页 |
·有效路径 | 第38-39页 |
·路径枚举算法 | 第39-40页 |
·无信号交叉口的处理 | 第40页 |
·信号控制和渠化确定条件下的随机均衡分配 | 第40-42页 |
·信号和渠化确定条件下的SUE模型 | 第41页 |
·信号和渠化确定条件下的SUE模型算法 | 第41-42页 |
·信号控制和渠化优化条件下的随机均衡分配 | 第42-48页 |
·信号和渠化优化方法 | 第42-44页 |
·信号控制和渠化优化条件下的SUE模型 | 第44页 |
·信号控制和渠化优化条件下的SUE模型算法 | 第44-45页 |
·算例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TIA交通分配特点 | 第50-56页 |
·交通影响分析中考虑交叉口的技术特点 | 第50-52页 |
·交叉口延误在TIA中的重要性 | 第50-51页 |
·渠化和信号优化与交通影响分析客观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背景流量和基地流量分配 | 第52-54页 |
·背景流量分配 | 第52页 |
·基地流量分配 | 第52-53页 |
·对比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实例应用 | 第56-66页 |
·项目背景介绍 | 第56页 |
·路网主要参数 | 第56-58页 |
·OD数据 | 第58页 |
·分配过程和结果 | 第58-63页 |
·影响分析结果和建议 | 第63-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第66页 |
·不足及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表一 背景OD | 第71-72页 |
附表二 背景OD加基地OD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