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偏移场模型的视频稳定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视频稳定化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稳像技术的种类 | 第11-12页 |
·电子稳像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视频稳定化技术的意义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 第14-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视频稳定化技术综述 | 第21-47页 |
·电子稳像系统及原理 | 第21-23页 |
·电子稳像原理 | 第21-22页 |
·电子稳像系统构成 | 第22-23页 |
·图像序列失真模型 | 第23-25页 |
·运动估计技术 | 第25-35页 |
·基于块匹配的运动估计方法 | 第26-30页 |
·基于像素灰度信息的运动估计方法 | 第30-33页 |
·基于图像特征的运动估计方法 | 第33-35页 |
·运动滤波技术 | 第35-39页 |
·低通滤波法 | 第35-36页 |
·卡尔曼滤波法 | 第36-39页 |
·视频稳定化效果评价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第三章 动态偏移场模型理论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动态偏移场模型的数学描述 | 第48-50页 |
·空间不变的二维偏移场模型 | 第50-51页 |
·抖动偏移场模型 | 第50页 |
·零阶偏移场模型 | 第50-51页 |
·空间变化的二维偏移场模型 | 第51-53页 |
·一阶偏移场模型 | 第51-52页 |
·非线性偏移场模型 | 第52-53页 |
·三维偏移场模型 | 第53-55页 |
·复合偏移场模型 | 第55-56页 |
·动态偏移场模型的数学仿真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基于动态偏移场模型的视频稳定化技术 | 第63-83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基于偏移场模型的空不变失真序列的稳定化技术 | 第64-68页 |
·抖动抑制滤波技术 | 第64-66页 |
·平动偏移失真的校正 | 第66-68页 |
·基于偏移场模型的空变失真序列的稳定化 | 第68-70页 |
·三维偏移场模型在视频跟踪中的应用 | 第70-7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1-78页 |
·空不变失真图像序列的稳定化结果及分析 | 第71-74页 |
·空变失真图像序列的稳定化结果及分析 | 第74-77页 |
·三维偏移场模型在视频跟踪中的应用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第五章 视频稳定化技术中的失真频率辨识技术 | 第83-101页 |
·引言 | 第83页 |
·希尔伯特—黄变换 | 第83-89页 |
·瞬时频率 | 第84-85页 |
·经验模式分解 | 第85-88页 |
·希尔伯特谱分析 | 第88-89页 |
·基于 HHT的失真频率辨识技术 | 第89-9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视频稳定化效果评价 | 第101-113页 |
·引言 | 第101页 |
·稳定化效果的客观评价标准 | 第101-105页 |
·稳定化系统的保真度评价 | 第102-103页 |
·稳定化系统的可校正偏移范围 | 第103-104页 |
·稳定化系统的帧处理率 | 第104-105页 |
·稳定化效果的主观评价标准 | 第105页 |
·稳定化效果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 第105-10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回顾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 第114-115页 |
·未来工作的研究方向 | 第115-116页 |
附录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