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7页 |
·探询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 第9-12页 |
·国外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 | 第12-13页 |
·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激励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 第20-28页 |
·外部性内在化是推进循环经济的关键 | 第20-22页 |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 | 第20-22页 |
·世界各国处理环境中外部性问题的方式 | 第22页 |
·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22-25页 |
·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政府-社会”的有机结合 | 第22-24页 |
·循环经济主体的角色定位 | 第24-25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一般性说明 | 第25-28页 |
·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概念 | 第25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定义 | 第25-26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作用 | 第26-28页 |
第3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比较及启示 | 第28-39页 |
·国内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市场的困境 | 第28-29页 |
·政府的困境 | 第29-30页 |
·企业的困境 | 第30-31页 |
·公众的困境 | 第31-32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 | 第32-37页 |
·国外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建设情况 | 第32-35页 |
·国外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循环经济制度变迁中存在路径依赖 | 第37页 |
·循环经济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 第37-38页 |
·循环经济主体的角色错位 | 第38-39页 |
第4章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39-57页 |
·构建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9-41页 |
·激励机制实现的基本条件 | 第39页 |
·激励机制中政府的作用 | 第39-40页 |
·激励机制中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 第40页 |
·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模型的建立 | 第41-49页 |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41-44页 |
·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44-48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模型的结论 | 第48-49页 |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实现 | 第49-57页 |
·改善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环境 | 第49-50页 |
·激励地方政府与公众的策略选择 | 第50-51页 |
·激励企业的策略选择 | 第51-57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及科研情况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