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汽车企业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33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31页
     ·并购的动因理论研究第14-18页
     ·目标企业评价体系研究第18-22页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模糊评价方法第22-24页
     ·定价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4-28页
     ·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第28-3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2 企业并购理论与历史第33-47页
   ·企业并购的内涵与分类第33-37页
     ·企业并购的概念第33-34页
     ·企业并购的分类第34-37页
   ·西方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第37-41页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第37页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第37-38页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第38-39页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第39-40页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第40-41页
   ·中国企业并购历程第41-46页
     ·对亏损企业的兼并第42-43页
     ·各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参与并购活动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3 我国汽车企业并购特征分析第47-70页
   ·我国汽车工业基本状况第47-50页
     ·发展历程第47-48页
     ·企业规模与生产集中度第48-50页
   ·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并购案例分析第50-61页
     ·福特收购江铃第50-53页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第53-56页
     ·南汽收购英国罗孚第56-61页
   ·当前汽车企业并购的主要特点第61-68页
     ·并购加速汽车工业重组进程,汽车工业3+9 格局形成第61-63页
     ·并购向中小型汽车企业扩散,民间资本开始进入汽车产业第63-64页
     ·并购在一个不断完善、健全的外部环境中进行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4 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第70-90页
   ·模糊集合理论与目标企业选择第70-74页
     ·模糊集合理论第70-71页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71-74页
   ·目标企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第74-82页
     ·目标企业评估指标分层结构第74-77页
     ·目标企业评价指标第77-79页
     ·汽车企业3 级模糊综合评判第79-82页
   ·模糊综合评价与目标企业选择研究第82-89页
     ·综合评价值第82页
     ·应用案例及其结果分析第82-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5 汽车企业并购竞价的博弈研究第90-103页
   ·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第90-92页
   ·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模型第92-95页
     ·贝叶斯纳什均衡模型第92-93页
     ·模型基本假设第93-95页
   ·基于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并购竞价模型第95-99页
     ·博弈论中的贝叶斯法则第95-97页
     ·Harsanyi 转换第97-99页
   ·并购竞价的贝叶斯纳什均衡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6 汽车企业并购后整合策略研究第103-120页
   ·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第103-107页
     ·并购整合的类型第103-104页
     ·并购整合失败的主要原因第104-107页
   ·资产债务整合第107-109页
     ·有形资产的整合第107-108页
     ·无形资产的整合第108-109页
   ·人力资源整合第109-114页
     ·组织结构的重组第110-111页
     ·管理团队的选派第111-112页
     ·激励机制的创建第112-113页
     ·淘汰机制的设立第113-114页
   ·企业文化整合第114-118页
     ·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第114-115页
     ·文化整合的模式第115-116页
     ·亚文化差异的控制第116页
     ·价值观与愿景的建立第116-117页
     ·沟通与交流的强化第117-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20-124页
   ·全文总结第120-122页
   ·研究展望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2页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32-133页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港口的规模扩建和成本优化模型及其计算机仿真
下一篇:普通话/粤语双言儿童言语工作记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