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20页 |
| ·研究现状 | 第7页 |
| ·微生物多糖及其应用 | 第7-11页 |
| ·微生物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8-9页 |
| ·微生物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9-10页 |
| ·微生物多糖在油田上的应用 | 第10页 |
| ·微生物多糖在其他工业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 ·重金属离子吸附 | 第11-15页 |
| ·化学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 | 第11-12页 |
| ·生物吸附 | 第12-13页 |
| ·影响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相关因素 | 第13-15页 |
| ·吸附平衡及动力学模型 | 第15-17页 |
| ·吸附剂的吸附及解吸 | 第17-18页 |
| ·原子吸收光谱原理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9-20页 |
| 2 S.CELLULOSUM NUST06 的培养及疏水性多糖的制备 | 第20-29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药品 | 第20-21页 |
| ·菌种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NUST06 菌株的保存 | 第21页 |
| ·NUST06 菌株的复活 | 第21页 |
| ·NUST06 菌株种子的复壮 | 第21页 |
| ·NUST06 菌株种子的培养 | 第21-22页 |
| ·NUST06 菌株摇瓶发酵的培养 | 第22页 |
| ·NUST06 菌株的菌落观察 | 第22页 |
| ·NUST06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S.cellulosum NUST06 产胞外多糖的制备 | 第22页 |
| ·NUST06 菌株发酵液中粗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2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 ·S.cellulosum NUST06 的生化特征 | 第22-25页 |
| ·疏水性多糖的制备 | 第25-26页 |
| ·疏水性多糖产量的研究 | 第26页 |
|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化学组成 | 第26-27页 |
| ·胞外多糖疏水性机理的初探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疏水性多糖对 PB~(2+) 和 CU~(2+) 的吸附性质研究 | 第29-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 ·Cu~(2+)、Pb~(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页 |
| ·疏水性多糖对 Cu~(2+) 静态吸附的性质 | 第29-32页 |
| ·疏水性多糖对低浓度 Cu~(2+) 富集的性质 | 第32页 |
| ·疏水性多糖对 Pb~(2+) 静态吸附的性质 | 第32-35页 |
| ·疏水性多糖对低浓度 Pb~(2+) 富集的性质 | 第35页 |
| ·疏水性多糖吸附 Pb~(2+)、 Cu~(2+) 前后的红外图谱分析 | 第3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51页 |
| ·疏水性多糖对 Cu~(2+) 和 Pb~(2+) 静态吸附性质 | 第35-49页 |
| ·疏水性多糖对低浓度 Cu~(2+) 和 Pb~(2+) 富集的性质 | 第49页 |
| ·疏水性多糖吸附 Cu~(2+)、Pb~(2+) 前后的红外图谱分析 | 第49-51页 |
| ·疏水性多糖吸附 Cu~(2+) 和 Pb~(2+) 机理的初探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A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