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计算机视觉 | 第8-10页 |
·计算机视觉概述 | 第8-9页 |
·双目视觉系统概述 | 第9-10页 |
·计算机视觉的难题 | 第10页 |
·图像和数字图像处理 | 第10页 |
·数字图像的模板匹配概述 | 第10-12页 |
·模板匹配的概念 | 第10-11页 |
·模板匹配的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MAC-3002SSP4 控制卡介绍 | 第12-13页 |
·概述 | 第12页 |
·MAC-3002SSP4 控制卡的运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图像的采集 | 第16-23页 |
·图像采集卡的概述 | 第16-18页 |
·采集卡的初始化设置 | 第18-21页 |
·指定图像卡 | 第18-19页 |
·设置图像卡的视频信号制式 | 第19页 |
·设置图像卡输出的图像数据格式 | 第19页 |
·设置视频信号的扫描方式 | 第19-20页 |
·选择图像卡配置的晶振类型 | 第20页 |
·设置视频源路 | 第20页 |
·设置视频输入窗口 | 第20页 |
·设置视频输出窗口 | 第20-21页 |
·设置用于显示或保存图像的位图信息 | 第21页 |
·图像卡的采集设置 | 第21-22页 |
·打开图像采集卡 | 第21-22页 |
·启动图像卡采集图像到内存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目标物的模板匹配 | 第23-35页 |
·图像处理技术 | 第23页 |
·模板匹配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模板匹配的算法研究 | 第24-33页 |
·幅度排序的相关算法 | 第24-26页 |
·FFT 相关算法 | 第26-28页 |
·序贯相似度检测算法 | 第28-33页 |
·模板的制作 | 第33页 |
·目标物的模板匹配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摄像机的标定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35-40页 |
·常用的几种参考坐标系 | 第35-36页 |
·摄像机成像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摄像机成像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38-40页 |
·摄像机成像模型的参数求解 | 第40-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实验数据 | 第42-43页 |
·误差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 第45-56页 |
·机械手的介绍 | 第45-46页 |
·MAC-3002SSP4 运动控制卡 | 第46-54页 |
·MAC-3002SSP4 运动控制卡的概述 | 第46页 |
·基于Windows 平台的系统开发简介 | 第46-48页 |
·MAC-3002SSP4 运动函数列表 | 第48-53页 |
·MAC-3002SSP4 控制卡的性能 | 第53-54页 |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软件开发界面介绍 | 第56-62页 |
·菜单栏介绍 | 第56-60页 |
·摄像机标定 | 第56-58页 |
·图像采集 | 第58页 |
·图像处理 | 第58页 |
·运动控制 | 第58-60页 |
·用户区介绍 | 第60页 |
·摄像机模型参数的算法实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