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9页
 二、研究的必要性第9-10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理论依据第12-26页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一般理论第12-15页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分类第12页
  二、资源型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第12-13页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第13页
  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3-15页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第15-21页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第15页
  二、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15-17页
  三、人力资本理论第17-18页
  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第18-19页
  五、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方法第19-21页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第21-26页
  一、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四种模式第21-23页
  二、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第23-26页
第三章 东营市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第26-44页
 第一节 东营市概况第26-27页
 第二节 东营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第27-32页
  一、加快石油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第28-29页
  二、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需要人力资源第29页
  三、加强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人力资源第29-30页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需要人力资源第30-31页
  五、推进和谐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第31-32页
 第三节 东营市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第32-36页
  一、人口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第33页
  二、人力资源文化结构不合理第33-34页
  三、人才使用效率低,流失严重第34-35页
  四、人力资源分布结构不平衡第35-36页
 第四节 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第36-44页
  一、政策开发不到位,人力资源观念滞后第37-38页
  二、投资开发不到位,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第38-40页
  三、使用开发不到位,人才配置使用不当第40-42页
  四、制度开发不到位,人力资源机制弱化第42-44页
第四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及启示第44-54页
 第一节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第44-49页
  一、德国鲁尔第44-46页
  二、法国洛林第46-47页
  三、阿塞拜疆巴库第47-49页
 第二节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第49-51页
  一、山东枣庄第49-50页
  二、辽宁阜新第50-51页
 第三节 对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启示第51-54页
  一、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第51页
  二、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第51-52页
  三、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第52页
  四、重视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第52-53页
  五、重视创业支持第53-54页
第五章 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对策选择第54-67页
 第一节 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第54-55页
  一、“以人为本”原则第54页
  二、“最适宜”原则第54页
  三、“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第54-55页
 第二节 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第55-59页
  一、模式的影响因素第55-59页
  二、模式的选择第59页
 第三节 东营市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第59-67页
  一、转变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改善人力资源创新创业环境第59-60页
  二、增加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文化及科技素质第60-62页
  三、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市场化配置,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第62-64页
  四、创新管理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第64-65页
  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的稳定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tackelberg对策的指尖密封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质量成本建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