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含硫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硫化烯烃极压抗磨添加剂 | 第11-12页 |
·硫化油和脂肪、硫化脂肪酸、硫化脂肪酸酯极压抗磨添加剂 | 第12页 |
·烷基硫代磷酸盐极压抗磨添加剂 | 第12-13页 |
·硫代氨基甲酸盐极压抗磨添加剂 | 第13-14页 |
·含硫氮杂环化合物极压抗磨添加剂 | 第14页 |
·其它含硫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 | 第14页 |
·硫系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第14-21页 |
·硫化烯烃 | 第14-16页 |
·硫化油和脂肪、硫化脂肪酸、硫化脂肪酸酯 | 第16-17页 |
·二烷基多硫化物 | 第17-18页 |
·烷基硫代磷酸盐 | 第18-19页 |
·硫代氨基甲酸盐 | 第19-20页 |
·含硫氮杂环化合物 | 第20-21页 |
·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 | 第21页 |
·含硫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第21-26页 |
·Davey-Edward机理 | 第21-23页 |
·Allum-Ford机理 | 第23页 |
·Baldwin机理 | 第23-24页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润滑添加剂的抗磨机理 | 第24-25页 |
·含硫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机理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7-28页 |
2 菜籽油和菜籽油甲酯的硫化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5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基本实验装置图 | 第30页 |
·实验步骤 | 第30-34页 |
·菜籽油甲酯的制备 | 第30-31页 |
·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硫化 | 第31页 |
·正交实验设计及其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其它影响参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表征手段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腐蚀性能分析 | 第35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硫含量测定 | 第35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7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的碘值分析 | 第37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硫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3 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硫化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9-40页 |
·基本实验装置图 | 第40页 |
·实验步骤 | 第40页 |
·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制备 | 第40页 |
·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硫化 | 第40页 |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40-42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表征手段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腐蚀性能分析 | 第43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元素分析 | 第43-44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碘值分析 | 第45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的催化反应机理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实验仪器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硫化菜籽油及其甲酯混和物在250SN基础油中的极压抗磨性能 | 第51-53页 |
·硫化新戊二醇二油酸酯在250SN基础油中的极压抗磨性能 | 第53-55页 |
·四种硫剂的极压抗磨性能比较 | 第55-56页 |
·硫化酯类的抗磨减摩性机理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