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收入差距与城镇教育回报率的逻辑关系解析--基于需求角度的理论框架及实证检验

目录第1-8页
图表目录第8-11页
附图表目录第11-13页
中文摘要第13-16页
英文摘要第16-20页
第一章 导言第20-33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0-23页
   ·研究逻辑框架与研究目标第23-24页
     ·研究逻辑框架第23-24页
     ·研究目标第24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说第24-26页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图第26-29页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第26-27页
     ·技术路线图第27-29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9-31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1-33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第33-57页
   ·研究背景第33-40页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34-37页
     ·中国收入分配的变化第37-40页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第40-42页
     ·商品多样化第40-41页
     ·商品分层第41页
     ·教育回报率第41-42页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启示第42-57页
     ·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42-47页
     ·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汇总第47-50页
     ·教育回报率变动原因解析的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50-54页
     ·中国教育回报率变动原因解析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54-55页
     ·对本研究的启示第55-57页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讨论第57-84页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需求角度第57-66页
     ·基本研究假设第58-59页
     ·消费者行为——收入差距扩大对商品需求多样化和商品需求分层的影响第59-62页
     ·厂商行为——商品分层对生产要素需求分层的影响第62-65页
     ·本节小结第65-66页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框架第66-67页
   ·教育回报率的研究方法讨论第67-84页
     ·教育回报率的估算方法讨论与理论基础第68-74页
     ·教育回报率的计量研究方法讨论第74-84页
第四章 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第84-111页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第84-88页
     ·标准的和扩展的明瑟收入模型第85-86页
     ·关于测量误差的计量研究方法第86-87页
     ·关于样本选择性偏差的计量研究方法第87-88页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过程第88-91页
     ·数据来源第88-90页
     ·数据处理过程第90-91页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91-97页
     ·收入的描述性分析第91-95页
     ·教育水平的描述性分析第95-96页
     ·其他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第96-97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97-108页
     ·模型回归结果第97-100页
     ·关于教育测量误差影响的结果讨论第100-101页
     ·关于样本选择性偏差影响的结果讨论第101-108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108-111页
第五章 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多样化及商品分层的影响——来自宏观数据的验证第111-133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115页
     ·消费者有商品多样化的需求动机第112-113页
     ·高收入消费者有消费高价格商品的需求动机第113-115页
   ·模型设定与衡量差距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15-119页
     ·模型设定第115-116页
     ·衡量差距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16-119页
   ·数据来源、分析商品的确定与数据处理过程第119-122页
     ·数据来源第120页
     ·分析商品的确定第120-121页
     ·数据处理过程第121-122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122-131页
     ·收入、消费性总支出和各大类消费性支出差距的变化趋势第122-128页
     ·收入差距扩大对商品消费多样化的影响第128-130页
     ·收入差距扩大对商品消费分层的影响第130-131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131-133页
第六章 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多样化及商品分层的影响——来自微观数据的验证第133-161页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第133-141页
     ·一般性的理论模型第134-136页
     ·日常生活用品的研究模型设定第136-137页
     ·耐用消费品的研究模型设定第137-138页
     ·解决0消费问题的计量研究方法第138-139页
     ·衡量差距影响程度及其变化的研究方法第139-141页
   ·数据来源、分析商品的确定与变量解释说明第141-143页
     ·数据来源第141页
     ·分析商品的确定第141-142页
     ·变量的解释与说明第142-143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143-150页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143-147页
     ·收入对商品消费数量和商品消费价格的影响第147-148页
     ·收入差距对商品消费数量差距和商品消费价格差距的影响第148-149页
     ·影响程度变化的测量第149-150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150-161页
第七章 商品市场供给层面的多样化与分层——以女士服装和男士西服为案例第161-177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167页
     ·商品需求多样化下的厂商行为第161-164页
     ·商品需求分层下的厂商行为第164-167页
   ·数据来源、商品和变量选取理由与数据处理过程第167-169页
     ·数据来源第167-168页
     ·商品和变量选取理由第168-169页
     ·数据处理过程第169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169-176页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169-172页
     ·商品市场供给多样化与分层的状况——以女士服装和男士西服为案例第172-174页
     ·收入差距、商品消费分层对商品市场供给分层的影响第174-176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176-177页
第八章 商品分层对生产要素分层的影响——基于钢材和劳动力的考察第177-193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77-185页
     ·单个厂商——考察商品价格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第177-179页
     ·两个厂商——考察商品价格差距对生产要素价格差距的影响第179-185页
   ·实证分析部分——基于钢材和劳动力的考察第185-192页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过程第185-187页
     ·样本描述性分析第187-191页
     ·实证分析结果第191-192页
   ·简要的研究结论第192-193页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相关的政策建议第193-199页
   ·全文总结第193-195页
   ·相关的政策建议第195-198页
     ·增加教育的公共投入是有效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办法第196页
     ·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倾斜,改善其受教育条件第196-197页
     ·改善教育公共投资结构,使之更适应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第197页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第197-198页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第198-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9页
附表第209-260页
致谢第260-2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62页

论文共2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卫星变异探讨中国大陆地区野猪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种群动态
下一篇:嵌入式数字视频解码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