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5页 |
1 次生代谢物质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 | 第8-11页 |
·植物中的芥子油苷-葡萄糖硫苷酶系统 | 第8-9页 |
·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的生物学功能 | 第9-10页 |
·参与植物防卫反应和化学传导 | 第9页 |
·调节生长素的代谢 | 第9页 |
·负营养效应 | 第9-10页 |
·抗癌作用 | 第10页 |
·芥子油苷的检测 | 第10-11页 |
2 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 | 第11-17页 |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 | 第11-12页 |
·吲哚类芥子油苷和吲哚乙酸在生物合成上的相关性 | 第12-14页 |
·茉莉酸、水杨酸和乙烯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调节 | 第14-16页 |
·植物激素与芥子油苷的相互作用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7页 |
3 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的抗癌作用 | 第17-22页 |
·植物化学物质与癌症的预防 | 第17-18页 |
·异硫代氰酸盐的抗癌作用机理 | 第18-22页 |
·异硫代氰酸盐作为阻遏因子 | 第18-20页 |
·异硫代氰酸盐作为抑制因子 | 第20页 |
·在人类试验系统的研究 | 第20-22页 |
4 芥蓝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保健价值 | 第22-23页 |
·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 第22-23页 |
·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 第23页 |
·研究动态 | 第23页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芥蓝中芥子油苷组分分析 | 第25-38页 |
1 芥子油苷快速分离提纯方法的建立 | 第25-2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步骤 | 第25-29页 |
·样品及其种植 | 第25-26页 |
·取样 | 第26页 |
·提取 | 第26-27页 |
·DEAE-Sephadex纯化柱的制作 | 第27页 |
·HPLC分析 | 第27页 |
·含量计算 | 第27-28页 |
·图谱 | 第28-29页 |
2 芥蓝中芥子油苷组分分析 | 第29页 |
·样品材料及其种植 | 第29页 |
·样品的处理、芥子油苷的提取纯化和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总芥子油苷的含量 | 第29-31页 |
·芥子油苷的组成与含量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醌还原酶法进行芥蓝抗癌活性的快速检测 | 第38-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化学试剂 | 第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提取方法 | 第38-39页 |
·小鼠肝癌细胞的诱导 | 第39页 |
·醌还原酶活性的检测 | 第39-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醌还原酶法的建立 | 第42-44页 |
·芥蓝不同品种食用器官 QR诱导潜能分析 | 第44-45页 |
·芥蓝不同品种食用器官 QR诱导活性的快速测定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烟粉虱取食对芥蓝中芥子油苷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第47-57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B型烟粉虱在芥蓝上成虫存活及生殖情况比较 | 第47-48页 |
·接虫前后芥蓝芥子油苷含量测定比较 | 第4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芥蓝对 B型烟粉虱存活生殖的影响 | 第48-49页 |
·烟粉虱对芥蓝中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 第49-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57-61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61-62页 |
Abstract | 第62-64页 |
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