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0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思路第9-10页
2 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第10-21页
   ·信用风险的定义及特征第10-13页
     ·信用风险的定义第10-11页
     ·信用风险的特征第11-13页
   ·信用风险管理第13-16页
     ·信用风险管理概念第13页
     ·信用风险管理的特征第13-14页
     ·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式第14-15页
     ·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16-21页
     ·巴塞尔委员会提供的计量方法第16-18页
     ·内部评级法简介第18-21页
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第21-40页
   ·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第21-25页
     ·专家评价法第21-22页
     ·财务比率评级法第22-24页
     ·信用评分模型第24-25页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25-40页
     ·信用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第26-32页
     ·信用监控模型(KMV模型)第32-38页
     ·CreditMetrics和 KMV模型的比较第38-40页
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第40-4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第40-43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取得的经验第40页
     ·我国商业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43-45页
5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案的建议第45-58页
   ·加快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第45-52页
     ·构建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原则第45-46页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及选择第46-47页
     ·基于 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7-51页
     ·构建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步骤第51-52页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第52-55页
     ·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法规第52页
     ·加强社会信用系统的建设第52-54页
     ·加强金融监管,强化信息披露第54-55页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管理第55-58页
     ·调整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第55-56页
     ·培育商业银行优秀的风险管理的文化第56-57页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57-58页
6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A第62-68页
附录B第68-69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芥蓝芥子油苷组分及其醌还原酶诱导活性和抗虫性分析
下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