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不动产抵押制度的演进和思考——以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公示公信效力加强与对外效力削弱为视角

引言:问题的提出第1-9页
 一、 六个法条第7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三、 本文结构和内容第8-9页
第一部分 我国不动产抵押制度的演进第9-19页
 一、 建国后--1981年《经济合同法》颁布前:制定法上的空白时期第9-12页
  (一) 立法概况第9-10页
  (二) 立法分析第10-12页
 二、 1981年《经济合同法》颁布--1995年《担保法》颁布前:抵押的雏形时期第12-15页
  (一) 立法概况第12-13页
  (二) 立法分析第13-15页
 三、 1995年《担保法》颁布至今:确立和发展时期第15-18页
  (一) 立法概况第15-17页
  (二) 立法分析第17-18页
 四、 我国不动产抵押制度演进的五个步骤第18-19页
第二部分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公示公信效力与不动产抵押权对外效力的演进第19-30页
 一、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及公示公信效力的演进第19-26页
  (一) 不动产抵押登记与公示公信概述第19-21页
  (二)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及公示公信力的有关规定第21-22页
  (三)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及公示公信力的演进第22-26页
   1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及其生效的三种状况第22-24页
   2 我国不动产抵押登记公示公信效力不断增强第24-26页
 二、 我国不动产抵押优先受偿效力和对外效力的有关规定及其演进第26-30页
  (一) 优先受偿效力和对外效力概述第26-27页
  (二) 我国不动产抵押权优先受偿效力和对外效力的有关规定第27-28页
  (三) 我国不动产抵押权优先受偿效力和对外效力的演进第28-30页
第三部分 关于工程价款优先权的思考第30-33页
 一、 工资的保护问题第31-32页
 二、 关于银行等一般(抵押)债权人和工程受让人的利益问题第32页
 三、 关于合同的相对性问题第32-33页
 四、 关于购房款的界定问题第33页
第四部分 我国不动产抵押制度演进带来的思考第33-37页
 一、 银行利益在不动产抵押中的维护第33-34页
 二、 生存利益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第34-36页
 三、 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法律价值取向的定位第36-37页
结  语第37-39页
附表一:不动产抵押制度确立的五个步骤第39页
附表二:不动产抵押登记及公示公信效力相关法律条文第39-44页
附表三:不动产抵押权优先受偿效力和对外效力 相关法律条文第44-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1-56页
后  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及城市森林综合评价的研究--以包头市为例
下一篇:论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职工参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