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驾驶疲劳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国外疲劳检测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国内疲劳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人脸识别技术及人脸特征提取概述 | 第14-15页 |
| ·论文的内容及组织 | 第15-17页 |
| 2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疲劳的机理 | 第17-32页 |
| ·驾驶疲劳的概念 | 第17-18页 |
| ·驾驶疲劳的心理学机理 | 第18-20页 |
| ·驾驶疲劳的心理学分析 | 第18-20页 |
| ·驾驶疲劳的心理表现 | 第20页 |
| ·驾驶疲劳的生理学机理 | 第20-27页 |
| ·驾驶疲劳的生理学分析 | 第20-22页 |
| ·驾驶疲劳的生理学机理 | 第22-27页 |
| ·驾驶疲劳的行为科学机理 | 第27-28页 |
| ·驾驶员行车时的眼动记录 | 第28-30页 |
| ·PERCLOS 的测量原理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基于人脸皮肤色彩空间转换的人脸检测方法 | 第32-39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肤色的聚类特性 | 第33-35页 |
| ·非线性分段色彩变换 | 第35-36页 |
| ·高斯模型 | 第36-37页 |
| ·人脸肤色检测实验结果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4 基于GABOR 小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眼睛状态识别 | 第39-53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人脸局部特征提取 | 第39-44页 |
| ·眼睛定位 | 第40-42页 |
| ·平面旋转矫正 | 第42页 |
| ·定位其它特征点 | 第42-44页 |
| ·人脸弹性图的生成 | 第44-50页 |
| ·GABOR 变换的优越性 | 第44-45页 |
| ·GABOR 变换 | 第45-48页 |
| ·人脸弹性图 | 第48页 |
| ·特征点的调整 | 第48-50页 |
| ·驾驶员眼睛闭合状态的识别 | 第50页 |
| ·疲劳识别算法流程框图 | 第50-51页 |
| ·识别过程和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总结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