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基于GIS与RS的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1 研究的立题背景第7-14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8-11页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在国外的研究状况第8-10页
  1.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在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0-11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1-14页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2页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重庆市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发展历程第14-22页
 2.1 自然环境第14-15页
 2.2 史前文明第15页
 2.3 古代城市发展第15-19页
 2.4 近代城市发展第19-20页
 2.5 现代发展第20-22页
3 基于GIS与RS的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识别第22-30页
 3.1 LUCC的技术支撑第22-23页
  3.1.1 GIS与RS的基本概念第22页
  3.1.2 GIS与RS技术的结合第22-23页
 3.2 LUCC的数据库建设第23-24页
  3.2.1 数据库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3.2.2 数据库建设的流程与方法第24页
 3.3 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及其变化识别第24-30页
4 重庆市主城区的LUCC的动态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第30-42页
 4.1 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析第30-36页
  4.1.1 旱地变化的时空特征第32-33页
  4.1.2 水田变化的时空特征第33页
  4.1.3 城镇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第33页
  4.1.4 农村居民点变化的时空特征第33-34页
  4.1.5 林地变化的时空特征第34-36页
 4.2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模型第36-38页
  4.2.1 土地利用动态度(LUDI)第36-37页
  4.2.2 土地利用开发度(LUD)和土地利用耗减度(LUC)第37-38页
 4.3 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第38-42页
  4.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人为因素综合分析第39-40页
  4.3.2 政府政策对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影响第40-42页
5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第42-51页
 5.1 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依据和目的第42-44页
  5.1.1 评价原则第42-43页
  5.1.2 评价依据第43页
  5.1.3 评价目的第43-44页
 5.2 评价方法第44页
 5.3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第44-49页
  5.3.1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及适宜度分析第44-47页
  5.3.2 参评因子适宜度得分值的确定第47-48页
  5.3.3 适宜性评价结果第48-49页
 5.4 LUCC与可持续利用第49-51页
6 结论第51-54页
附图第5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排对粉煤灰性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