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土地征收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土地征收的基本涵义 | 第10-11页 |
一、土地征收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土地征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土地征收制度产生的理论根源 | 第11-14页 |
一、土地征收制度的产生与君权至民权的演进历程息息相关 | 第11-12页 |
二、土地征收制度是所有权社会化的产物 | 第12-13页 |
三、土地征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的产物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土地征收的本质和特征 | 第14-16页 |
一、土地征收的本质 | 第14页 |
二、土地征收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四节 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 第16-18页 |
一、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收、土地征用的区分 | 第16-17页 |
二、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收补偿条款的补充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土地征收的公益目的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 | 第18-21页 |
一、利益的单元划分 | 第18-19页 |
二、公共利益与其它利益单元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三、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界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范围 | 第21-25页 |
一、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范围界定的立法模式 | 第21-22页 |
二、境外有关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范围的立法例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土地征收的程序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土地征收程序 | 第25-27页 |
一、土地征收程序的价值 | 第25页 |
二、我国现行土地征收的一般程序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境外有关土地征收程序的立法例 | 第27-31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程序 | 第27-28页 |
二、韩国的土地征收程序 | 第28-29页 |
三、加拿大的土地征收程序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土地征收的补偿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依据及补偿原则 | 第31-34页 |
一、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二、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土地征收补偿的要素 | 第34-40页 |
一、土地征收补偿的范围 | 第34-35页 |
二、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 | 第35-37页 |
三、土地征收补偿的方式 | 第37-38页 |
四、土地征收补偿费的分配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土地征收公益目的性的完善 | 第40-41页 |
一、我国法律关于土地征收公益目的性规定的不足 | 第40页 |
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公益目的性的建议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土地征收正当程序性的完善 | 第41-44页 |
一、我国法律关于土地征收程序规定的不足 | 第41-42页 |
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程序的建议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土地征收合理补偿性的完善 | 第44-48页 |
一、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的完善 | 第44-45页 |
二、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完善 | 第45-46页 |
三、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完善 | 第46-47页 |
四、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式的完善 | 第47-48页 |
五、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的完善 | 第48页 |
第四节 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另一种完善途径 | 第48-51页 |
一、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缘由分析 | 第48-49页 |
二、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路径设计 | 第49-50页 |
三、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