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 ·地图寻径的概述 | 第6页 |
| ·文献综述 | 第6-7页 |
| ·国内外地图寻径算法研究现状分析 | 第6-7页 |
| ·地图寻径算法的发展预测 | 第7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7-10页 |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7-8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小结 | 第8-10页 |
| 第二章 一般搜索原理 | 第10-3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和选用搜索算法的原则 | 第10-11页 |
| ·产生式系统 | 第11-14页 |
| ·组成部分 | 第11-12页 |
| ·基本过程 | 第12页 |
| ·控制策略 | 第12-14页 |
| ·状态空间 | 第14-16页 |
| ·状态空间描述 | 第14-15页 |
| ·状态图示法 | 第15页 |
| ·显式状态空间搜索 | 第15-16页 |
| ·图搜索的一般策略 | 第16-19页 |
| ·图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图搜索策略 | 第17-19页 |
| ·传统搜索技术 | 第19-25页 |
| ·回溯策略(Backtracking Strategies) | 第19-20页 |
| ·宽度优先搜索(BFS) | 第20-21页 |
| ·概念 | 第20页 |
| ·算法 | 第20-21页 |
| ·深度优先搜索(DFS) | 第21-23页 |
| ·概念 | 第21-22页 |
| ·算法 | 第22-23页 |
| ·等代价搜索(Uniform-cost Search)[Dijkstra 1959] | 第23-25页 |
| ·启发式搜索技术 | 第25-37页 |
| ·启发式搜索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 ·评价函数 | 第26-29页 |
| ·评价函数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 ·瑕癖效应(Blemish Effect) | 第27-28页 |
| ·评价函数的启发能力 | 第28-29页 |
| ·有序搜索算法 | 第29-30页 |
| ·A~*算法 | 第30-34页 |
| ·A~*算法的评价函数 | 第30页 |
| ·A~*算法 | 第30-31页 |
| ·A~*的可接纳性 | 第31-32页 |
| ·一致性(或单调)条件 | 第32-34页 |
| ·A~*算法实例演示 | 第34页 |
| ·评价函数和搜索效率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常见地图寻径算法 | 第38-41页 |
| ·搜索算法 | 第38页 |
| ·单个物体寻径算法 | 第38-39页 |
| ·动态障碍物环境中的行走路径生成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地图与地图编辑器 | 第41-51页 |
| ·相关概念 | 第41-42页 |
| ·数据结构 | 第42-45页 |
| ·地图文件结构 | 第42-44页 |
| ·文件头结构 | 第44-45页 |
| ·地图类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 ·多组文件类 | 第45-46页 |
| ·图片数据文件类的处理 | 第46-47页 |
| ·地图生成 | 第47-51页 |
| 第五章 基于A~*的地图寻径新算法的实现 | 第51-59页 |
| ·A~*算法的改进 | 第51-53页 |
| ·A~*算法的加快算法 | 第51-52页 |
| ·平滑A~*路径 | 第52-53页 |
| ·基于A~*的地图寻径新算法 | 第53-57页 |
| ·地图寻径新算法 | 第53-56页 |
| ·地图寻径实现界面及其主要类框架 | 第56-57页 |
| ·实现步骤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9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录用与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