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行政法制度结构的思考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经济行政功能与法结构探悉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经济行政功能 | 第10-14页 |
第二节 经济行政法的结构特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产权与经济行政权结构的均衡 | 第15-24页 |
第一节 非对称性平衡 | 第15-18页 |
第二节 经济行政法在制度方面的供求均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主体法律地位在总体上的平等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经济行政法使得资源得以最优配置 | 第20-21页 |
第五节 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 第21-23页 |
第六节 制度结构均衡的规范形态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构均衡的机制设计理论参数 | 第24-36页 |
第一节 社会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主体行为假定 | 第27-32页 |
第三节 制度目标 | 第32-36页 |
第四章 机制设计的内外协调一致 | 第36-48页 |
第一节 行政官员个人目标与经济行政目标之间 | 第37-40页 |
第二节 经济行政组织目标与经济行政目标之间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机制设计的制约激励兼容 | 第42-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中文摘要 | 第60-63页 |
英文摘要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