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铅、镉的吸附特性及与生物膜成分比较

第一章 前言第1-19页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第8-11页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概述第8-9页
     ·悬浮颗粒物的采集方法第9-10页
     ·悬浮颗粒物对污染物的吸附第10-11页
   ·自然水体中的重金属第11-14页
     ·重金属概述第11-12页
     ·镉的污染与毒性第12-13页
     ·铅的污染与毒性第13-14页
   ·自然水体中的生物膜第14-17页
     ·生物膜的概念及获取方法第14-15页
     ·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应用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第15-17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7-19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9页
   ·实验条件第19-21页
     ·主要试剂第19-20页
     ·主要仪器设备和装置第20-21页
   ·获得悬浮颗粒物和培养生物膜的水体特征第21页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获取及成分测定第21-24页
     ·悬浮颗粒物的获取第21-22页
     ·悬浮颗粒物重量的测量方法第22-23页
     ·悬浮颗粒物中主要化学组分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吸附铅和镉的特性研究第24-27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动力学实验第24-25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热力学实验第25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自然水体生物膜成分测定第27-29页
     ·生物膜的培养第27页
     ·生物膜重量测定第27页
     ·生物膜上主要组分含量的测定第27-29页
第三章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铅、镉的吸附特性第29-42页
   ·悬浮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析第29-30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动力学特征第30-31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热力学特征第31-33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影响因素第33-42页
     ·过滤量与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量之间关系第33-34页
     ·pH 对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影响第34-36页
     ·离子强度对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影响第36-37页
     ·共存铅、镉间的相互影响第37-39页
     ·悬浮颗粒物吸附铅、镉的过程中吸附液pH 的改变第39-42页
第四章 自然水体生物膜与悬浮颗粒物成分比较第42-50页
   ·培养生物膜与获取悬浮颗粒物水体的自然情况第42-43页
   ·生物膜和颗粒物重量以及有机质含量的比较第43页
   ·生物膜和颗粒物常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第43-46页
   ·自然水体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X 射线衍射特征比较第46-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3页
   ·结论第50-51页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铅、镉的吸附特性第50-51页
     ·自然水体生物膜与悬浮颗粒物成分比较第51页
   ·建议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4页
附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摘要第66-69页
ABSTRACT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
下一篇:电力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及支持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