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3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2 基本预设 | 第13-18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 1.4 选题意义 | 第30-32页 |
| 1.5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 1.6 创新点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两岸证券市场的效率评估 | 第36-55页 |
| 2.1 对证券市场效率进行检验的方法 | 第36-40页 |
| 2.2 对中国大陆和台湾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 2.3 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两岸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研究 | 第55-82页 |
| 3.1 证券市场中产权制度与效率的关系 | 第55-58页 |
| 3.2 两岸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比较 | 第58-62页 |
| 3.3 两岸证券市场不同股权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 第62-64页 |
| 3.4 股权分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64-71页 |
| 3.5 股权分置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第71-8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四章 两岸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 第82-105页 |
| 4.1 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82-86页 |
| 4.2 两岸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86-94页 |
| 4.3 信息披露制度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第94-10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五章 两岸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研究 | 第105-128页 |
| 5.1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与证券市场效率 | 第105-108页 |
| 5.2 大陆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变迁 | 第108-112页 |
| 5.3 台湾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变迁 | 第112-114页 |
| 5.4 两岸证券市场监管制度主要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114-120页 |
| 5.5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第120-127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 第六章 提高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的途径与建议 | 第128-155页 |
| 6.1 提高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两岸证券市场的合作 | 第128-140页 |
| 6.2 提高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的建议 | 第140-154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9页 |
| 7.1 结论 | 第155-156页 |
| 7.2 展望 | 第156-1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9-168页 |
|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 第168-169页 |
| 致谢 | 第169页 |